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大家都知道古詩詞是最美的語言,但是大部分人很難體會到,今天我用詩詞給大家講述關於抗役的故事,也期待各位夥伴跟我一起領略詩詞之美。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01


《涼州詞》

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沒有讀過這首詩,就不懂戰爭的殘酷,今年最大的戰爭就在我們身邊—新冠疫情,是誰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安全牆,是我們大中華的優秀醫生們!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就是這些英雄們的真實寫照,正值新年,閤家歡樂,他們主動應一線緊急請求,奔赴抗役最前線與最可怕的疫情鬥爭,他們累到只能隨地而睡,所有抗役人員都知道,自己有極大的可能感染犧牲,但是還是要去,還是要守住絕望的人民。所以那句“醉臥沙場君莫笑”格外讓我淚目,有一個醫護人員在病房裡,給病人們跳天鵝舞,我們看了哈哈大笑,覺得很可愛,可是後面我在想“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能正印在他們的心裡,他們內心已經做好這個準備了。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02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讀過這首詩,我才真正理解一位真正的英雄對於一個民族的重要性,說說最近的英雄—鍾南山。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這位英雄的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他就是中國的“龍城飛將”,用他84歲的身軀,奮戰在抗役一線—武漢,牢牢的鎖死新冠病毒,而現在全世界的人民都羨慕我們有這樣一位“龍城飛將”,我記得看過一採訪:美國邀請鍾南山赴美抗役,他的回答是這樣的:“請向中國政府提出邀請,我去不去由我國政府決定,我尊重國家和人民的選擇。”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03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詩詞背後的抗役故事


這詩乍一看跟我們日常生活沒啥關係,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下面這張圖


正值防止境外輸入的關鍵期,總有那麼一些人,趁著月黑風高的夜晚,翻牆逃出隔離區,給防疫工作帶來重重負擔,此時此刻,相信很多人想為國家出一份力,想象拿著40米大刀,追擊這些給防疫添亂的人。


詩詞中蘊含的美是古代先人們留給我們的瑰寶,但大部分的人會覺得詩詞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詩詞講述的就是生活之美。


怎樣讓小朋友自己能體會到這種美呢?當然是用孩子們天生的想象力來學習詩詞,想象力讓孩子們的進入自由的聯想發散,他們自己會洞察到詩詞與生活密不可分。希望我們的中華的瑰寶讓我們的小朋友得到最純正的滋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