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到底修什麼呢?

我們的心如果清淨下來,就能跟佛國連通起來;心如果不清淨,就跟煩惱連在一起。那我們,是要跟自己的業力在一起打架呢,還是跟佛的功德力在一起享受呢?這是我們需要反問自己的。

修行人,到底修什麼呢?

世間人總是想著追求幸福,但幸福其實是很簡單的。當我們的心從慾望的枷鎖裡解脫出來,迴歸本來的面目,迴歸自性的佛性,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美。修行人身無長物,就是為了從物累中解脫出來,去體察這種美。

就像佛陀,他沒有在大地上耕種,但他在心地裡耕種。他沒有在世間經營,但他在六根、在末那識、在阿賴耶識裡去計劃,六根門頭能分清楚,然後轉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世間人只停留在感官、境界、情緒裡,在這裡周旋,而佛陀卻帶領我們,從這其中解脫出來,達到生命“純陽”的狀態。

修行人,到底修什麼呢?

六根門頭的分別都是“陰”的。在禪宗裡,有一個詞叫“參話頭”。“話頭”,就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個念頭未起之時的狀態,我們要去識別,如果沒有識別,就了不了生死。所以有一句話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它去。”如果還沒有養成這種道念,還沒有確認這種正見,那特別當生病或者臨終時,業境現前,就會隨著它去了。

所以世間人常常問:你們修行人,修什麼呀?實際上就是修,平時怎麼樣能與法相應,一天中能有多少個念頭與法相應。師父悟公上人就講到,唸佛人每天要總結自己,“舉三例之”:

一、為了生死之時多,亦謀生活之時多。

二、為念利人之時多,亦求利己之時多。

三、為思己過之時多,亦覓人過之時多。

修行人,到底修什麼呢?

就是說在這一天裡,我是用在了生死上的時間多,還是用在謀取生活、追求世間利養上的時間多;是念念利益他人的時間多,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時間多;是觀察反省自身過失的時間多,還是向外尋找他人過失的時間多。

每天這樣的總結,實際上是給自己機會去訓練。一天二十四小時,能有一分鐘、十分鐘、一個小時,乃至三個小時、五個小時、十個小時在正見裡,慢慢地,最終就純然地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正見裡,甚至夢醒一如,“打成一片”,這樣,就能翻出三界外了。

我們的心如果清淨下來,就能跟佛國連通起來;心如果不清淨,就跟煩惱連在一起。那我們,是要跟自己的業力在一起打架呢,還是跟佛的功德力在一起享受呢?這是我們需要反問自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