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大家好,今天咱們說說向日葵的田間選種與收穫,向日葵生產中有許多優良品種和農家品種。種植時不採取隔離措施或嚴格隔離,極易因自然雜交而產生生理雜交種現象。在收穫過程中很難避免機械混交,品種嚴重不純,種皮顏色、田間生長、開花成熟等性狀參差不齊,給田間管理和收穫帶來困難。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遺傳基因的變異、優良性狀的退化和抗逆性的下降導致產量和含油量的下降。比如派列多維克曾是油用型優良品種,在國際上也享有較高的聲譽。引種初期植株短,花盤大,生育期短,花色鮮黃色,種皮黑色,整齊度好,產量高,含油量高。為了保持優良性狀,延長優良品種的壽命,需要對其進行純化和復壯。田間選種是一種簡單、可行、有效的群體淨化復壯方法。第二年,產量可提高10%左右。田間選種是指在收穫前從田間選擇優良的單株,用單盤收穫,運回田間檢查花盤,然後混合脫粒制種。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田間選擇的優良單株應具有以下主要特點:①生長健壯,無病害;②株高無分枝;③花盤扁平,稍凸正面;④籽粒大而飽滿,排列緊湊,具有品種的固有顏色;⑤莖頸曲率適中。大約45度;早期成熟。可儲備1-1.5kg種子,用於明年1畝大生產田播種。按照自選、自育、自留、自用的方針,建立良好的育種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多戶可共同建立一片保留耕地。預留地應選擇土壤肥沃、土質優良、澆水方便的地塊。採用上一年度從保留地或田間嚴格選種或新引進的優良品種。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在田間整地、施肥、播種時間、苗木密度、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要高標準要求,特別是開花前,要嚴格拔除劣質雜交植株,努力提高純度和品種。成熟後,選擇一些優良植物的花盤作為次年播種的種子。其餘的供野外使用。保持和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和種子質量。為了獲得成熟度好、質量好的種子,以便來年再植,可在再植區選擇遠離食用種子的地塊。向日葵繁殖係數高。一畝春播田可提供80-100畝種子供大田使用。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收穫:適時收穫是向日葵獲得豐收的最後一步。要抓緊收穫時間,早收,種子不飽滿,千粒重低,出殼率高,含水量大,產量和含油量低。收成晚了,許多穀物會掉下來,老鼠和鳥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和巨大的損失。據資料顯示,適時收穫損失約為1%,後期收穫損失可能為4%。根據種子油的積累和水分的變化過程,確定適宜的採收期。向日葵開花後15-23天,油的積累最快,日均增加。含油量為1.6-1.8%。開花後30天左右,油的含量達到或接近峰值。此後,進入種子的養分量很小或停止,含油量的增加趨於較低。單株開花時間差異大於5天。群體開花30-40天后,種子含油量達到高峰,即“油熟期”。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此時,莖、葉、花盤仍呈綠色,種子含水量約為40%。如果此時收割,由於含水量高,脫粒乾燥困難,容易發黴。從植物的外觀和顏色的變化可以看出植物的成熟。當葉子變黃,圓盤背面變黃時,油的積累停止,油的含量不再增加。之後,花盤背面的含油量將下降1.5-2%。因此,收穫的時候應該是含油量最高的時候。基於以上論證,可以總結為:選擇合適的收穫期,應考慮種子含油量和含水率兩個因素,在含油量最高、含水率較低時進行收穫。其外部形態特徵是:花盤背面為黃色,花盤邊緣稍綠;舌狀花瓣凋謝或枯萎,苞片黃褐色;莖黃老,葉黃綠色或黃綠色凋謝下垂;種皮形成品種特有的顏色;捏或咬種子,看種子仁中沒有太多的水。這些是成熟的象徵。此時,收穫是適當的。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目前,大多數向日葵都是手工收割的。花盤用鐮刀割好後運回田間。應立即鋪開晾乾,定期翻面,雨天堆放成堆,並用塑料布覆蓋。晾乾兩三天後,種子含水量下降,體積縮小,在花盤上鬆散時容易脫落。也就是說,它們可以用木棍或柱軛敲打,也可以用石輥滾壓。種植面積大的專業戶可使用脫粒機。機械脫粒後,應逐個檢查脫粒機,未脫粒的用木棍敲打。如果採用普通聯合收割機脫粒,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造,主要是增加間隙,降低速度。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剛摘下來的種子溼度都很高,不能成堆堆放。應立即展開並乾燥,以防止熱變質。種子經乾燥、風機清理後,方可袋裝入庫。

向日葵種植技術,田間選種與收穫,種子好才會有好產量

到這就結束了,選種與收穫大家都知道了嗎,有問題可以留言評論,謝謝大家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