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抗戰是中華民族所經歷過的最危險的一次戰爭,一旦失敗,我們將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為了徹底戰勝日本鬼子,我軍抱著必死之心,與日軍頑強的戰鬥,最終徹底戰勝了敵人,相比來看,抗戰之所以如此艱難,我軍在兵員素質上和武器裝備上較日軍有很大的差距,畢竟我們中國在當時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即便是有部分重型裝備,也都基本上舍不得拿來用,但有一次在一場小小的殲滅戰中,我軍居然動用了12具火箭彈,將日軍全部悶死在碉堡內,這樣的戰例也是前所未有,時間回到了1945年4月這一年是抗戰的最後一年,隨著世界反法西斯的節節勝利,日軍日暮窮途之下,反抗更為激烈,為了奪取芷江機場,日軍集中了五個師團的兵力。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為了防止日軍計劃得逞,我軍也集中了9個軍,其中包括74軍、100軍這樣的王牌部隊,當時100軍第19師奉命趕赴雪峰山,參與對日軍的圍追堵截,雪峰山地勢崎嶇蜿蜒,隘口眾多,由於當地土匪盤踞的關係,因此隨處可見碉堡,而中日雙方軍隊就在這些土匪修建的碉堡之間展開浴血奮戰。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土蓋嶺是一處比較重要的陣地,為了防止日軍偷襲,當時19師下屬一個營奉命趕到防守,由於大雨的關係,日軍一個大隊悄悄繞過對土蓋嶺的守軍發動突襲,由於防守不嚴,我軍丟失了土蓋嶺陣地,雖然第二天我軍繼續突擊,但由於下雨道路溼滑不堪,而日軍居高臨下,對我軍進行火力壓制,雖然後來我軍切斷了山上日軍的補給線,但這些日軍仍然在做困獸猶鬥。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為了徹底拿下這股敵人,當時師部又派了一個營趕來增援,由於日軍在火力上佔據優勢,當時一營的劉漢雄營長雖然帶著突擊隊上了山,但是卻不幸被日軍炮火擊中身亡,我軍也在與日軍展開白刃戰後不敵全體陣亡,日軍也僅剩下200殘敵,困守一隅,卻還是難以拿下這貨日軍,而隨著戰略的推進,日軍這支隸書的聯隊已經全部被殲,因此被消滅只是早晚的事情,

日軍一個大隊被圍,激戰中營長犧牲,200多殘敵被炸死在碉堡

為了戰局順利,19師又派了一個營的兵力支援,不僅如此還帶來了12件大殺器火箭彈,這樣精貴的東西我,為了拿下日軍一支殘餘部隊,可以說代價也不算是小了,由於頑抗的日軍拒絕投降,因此我軍12具火箭彈一起開火,將困守的日軍全部都悶死在碉堡裡面,後來打掃戰場過程中,日軍兩名小隊長的遺體被發現,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是卻為全局戰場的勝利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