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经典作品《面纱》:虚伪的女人注定虚伪,阴险的男人注定阴险


毛姆经典作品《面纱》:虚伪的女人注定虚伪,阴险的男人注定阴险

你用面纱遮蔽他人的窥探,自己也 难以一睹世界之真实


“满地都是《月亮与六便士》,我却抬头看见了《面纱》。”

最早阅读毛姆的作品,是家喻户晓的《月亮与六便士》,它讲述了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人抛家弃子、流浪街头,去创作一副“心中之画”的故事。

虽说这个故事有其原型,是毛姆参照著名画家高更生平润色出来的,但是,它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相反,《面纱》中的故事,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到就在我们身边,近到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故事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说起。

年轻貌美的凯蒂,常年混迹于伦敦的贵族圈子,意图找一个英俊帅气、地位显赫的伴侣。

她贪慕虚荣,挑剔万分,直到25岁了,还没有挑中令她满意的男人。

为此,凯蒂的母亲贾斯汀太太整日唠叨,并不断为凯蒂物色所谓出类拔萃的好丈夫。

这一天,凯蒂的妹妹宣布很快要成婚了,为了不做妹妹的伴娘,也为了脱离这个令她恼怒的家,凯蒂在很短的时间内选择了一名丈夫。

这名丈夫叫瓦尔特,是一位细菌学博士。他早已对凯蒂倾心不已,因此对凯蒂与自己的结合自然是欣喜若狂,即使他知道凯蒂是急于嫁出去,但却不妨碍他对婚后的憧憬。

他想,在婚后的日夜相处中,定能让彼此爱上对方。可憧憬终究是憧憬,那时的瓦尔特还不知道,无论你用何种方式去爱别人,对一个不爱你的人来说,都是徒劳无功。

就如同书中凯蒂亲口对瓦尔特说,“我不恨你,因为我不爱你。”

当然,那时的凯蒂也不知道,与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相互成亲,本身就是在自取灭亡。

婚后,瓦尔特带着凯蒂去往香港工作,在这里凯蒂认识了身材高大、英俊帅气的(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查理·唐生。

唐生是香港布政司的助理,凯蒂了解到,香港殖民地的总督很快就要卸任了,而接班人很有可能就是眼前这个高大帅气的唐生。

在餐桌上,唐生见凯蒂如此貌美,很快就显露出了情场老手的作为:

他站起来惊呼,“我吃不下饭了!”

妻子多萝西问,“为什么吃不下了?”

唐生说,“应该有人告诉我的。真该有人事先告诉我!”

多萝西问,“告诉您什么?”

唐生赞许般地看着凯蒂说,“竟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我怎么能想到我今晚要见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

凯蒂听完这番话顿时心花怒放,她看了看自己的丈夫瓦尔特,又看了看唐生,竟对瓦尔特产生了一丝厌恶。

她觉得,唐生才是自己一直以来都要寻找的男人,他不仅英俊帅气,而且地位崇高。

于是乎,不可避免,凯蒂与唐生双双出轨。短短三个月,二人的关系就已经亲密到了在家偷情的地步。

在本书中,毛姆直接以凯蒂与唐生偷情的场景作为开头。

她大惊失色,尖叫一声。

“发生什么事了?”他问道。

房间的百叶窗关着,有些昏暗,可他仍看到她突然惊恐不安的神色。

“有人动了一下门。”

“嗯,可能是哪个女佣,或哪个童仆在动。”

“他们这时候不会来。他们知道我午饭后要睡觉。”

“那会是谁呢?”

“瓦尔特。”她悄声说道,双唇颤抖着

《面纱》开篇

激情完毕,凯蒂才发现原来门把手被人转动了一下,但她不确定那是不是瓦尔特。直到后来二人摊牌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她与唐生的关系早已被瓦尔特发现。

瓦尔特知道凯蒂并不爱自己,但他对凯蒂的爱是高傲又卑贱的。这种爱就如同阿尔贝·加缪在《堕落》里说的:一些男人喊:“爱我吧!”另一些男人则喊:“别爱我!”只有那些最坏、最卑劣的男人才会说:“别爱我,但要忠于我!”

没错,你爱不爱我没关系,但你绝对不可以背叛我。瓦尔特决不容许凯蒂的背叛,于是出于报复心理,他决定带凯蒂去中国内地的湄潭府,那是一处霍乱之地,瘟疫肆虐,死尸遍地。

在瓦尔特向凯蒂说明要去湄潭府时,天真的凯蒂以为瓦尔特还蒙在鼓里,心里想着,瓦尔特走了,我和唐生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她毫不掩饰这种喜悦,他走后,她就自由了,能见唐生了,无需谁允许,也毫无障碍。


可瓦尔特知道。他要带着凯蒂一起走,凯蒂不同意,于是两人摊牌了。
唐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瓦尔特早已看透,可凯蒂不清楚。在凯蒂看来,唐生高大、帅气、有地位、会讲情话,任何一点都要比瓦尔特强,她提出与瓦尔特离婚,认为唐生会娶她。

瓦尔特说她是傻子。向凯蒂表明了内心的爱:

“我对你不抱幻想。”他说,“我知道你愚笨轻浮,知道你头脑简单,然而我爱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就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我努力去喜欢那些你喜欢的东西,我把自己隐藏起来,在你面前展示出我无知粗俗、爱嚼舌根、傻里傻气。想想我做得多可笑啊。我知道,你看到聪明人有多么恐慌。为了让你看到我跟你交往的其他男人一样,是个大傻瓜,我竭尽全力、煞费苦心。我知道你只是为了权宜之计才嫁给了我。我深深爱着你,我不在乎这些。

据我所知,大多数人付出爱情却得不到回报时,会感到失望,会越来越愤懑,越来越刻薄。我不是。我从没期望你会爱上我,我也没觉得你应该爱上我,我不觉得自己非常惹人喜爱。能爱着你,我就感激不尽了。偶尔,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时感到满意,或者看到你眼神里有一丝愉悦的爱意,我就高兴极了。我尽力不让你厌倦我的爱,可我知道我做不到,但我还是时刻提防,看你有没有厌烦我的痴情,不放过一点儿蛛丝马迹。大多数丈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儿,我视作恩赐。”

这就是瓦尔特,他对凯蒂爱得既卑贱又高傲。我对你不抱幻想,我这么爱你,可你不应该背叛我。

在这种爱的折磨下,瓦尔特决定给凯蒂一次机会,只要唐生亲口在他面前承诺与多萝西离婚并且在一星期之内娶凯蒂,那么他就同意与凯蒂离婚。

显而易见,虚伪奸诈的唐生怎可能与多萝西离婚?凯蒂悲痛欲绝之下同瓦尔特前往了湄潭府。

在湄潭府,瓦尔特早出晚归研究细菌病毒,凯蒂独守空房,每日面对无尽的孤独,一个说话的人都也没有。可那时候的凯蒂还对唐生抱有幻想,甚至做梦都能梦见他。

后来,修道院收留了凯蒂,凯蒂从疾苦的人间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命意义,觉得自己以前愚蠢极了,尤其是对唐生的痴情。她更觉得自己在这里得到了解脱与救赎,重获新生一般,如果再次遇到唐生这样的男人,她认为自己一定不会再犯傻。

也就在修道院工作的时候,她开始了解到,原来自己的丈夫瓦尔特是那么圣洁的一个人,可她终究无法爱上瓦尔特。

不久,瓦尔特意外感染,濒临死亡,凯蒂在他面前承认错误,恳求原谅,并对瓦尔特说了一声“亲爱的”。

瓦尔特听到一声“亲爱的”,惨白凹陷的脸显出要动的征兆,像是一阵可怕的抽搐。瓦尔特知道,自始至终,凯蒂都没有爱过他,这一声“亲爱的”,不过是临死前对他的怜悯罢了。凯蒂常常对一只狗、一台汽车、一个婴儿称呼为“亲爱的”,可从未对瓦尔特说过。

“死的却是一只狗。”瓦尔特说,随后便没了生息。

凯蒂石化了一般,她不明白,瓦尔特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死的却是一只狗。”出自《挽歌》,这首诗的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只狗,狗咬了人,可死的却是狗。

这耐人寻味。瓦尔特对凯蒂可谓是既爱又恨,到死了他还不知道凯蒂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他称自己是一只狗,咬了人。那他为什么要咬人,这个好心人(凯蒂)又是不是真正的好心?

瓦尔特死后,凯蒂如愿以偿的回到了香港,这当然不可避免的遇到唐生。

她原以为自己已经重获新生,做一个端正的女人,至少书看到这里,我们读者是这么认为的。

可万万没想到,凯蒂再一次与唐生发生了关系。灵魂的救赎与肉体的刺激,她选择了后者。

震惊之余,不得不佩服毛姆,在揭露人性的丑陋后,还要狠狠地踩上几脚。

书的结局,毛姆给了凯蒂一个“一如既往,宛若新生”的结局。

她回到了父亲的身边,怀孕的她对父亲说:

“我想要个女儿,因为我想把她养大——让她不会走我的老路。当我回忆自己过去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我对自己感到厌恶。但是我已经没机会重来了。我要好好地抚养我的女儿,让她成为一个自由而且独立自主的姑娘。我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养育她,爱护她,把她带大,绝不是为了将来某个男的特别想和她睡觉、甚至乐意包养她一辈子。”

凯蒂醒悟了,但我不确信,她会不会再一次跳进去。

跳进去,爬出来,再跳进去,再爬出来。

因为人性,总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