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的年轻父母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多是奉行智慧说教,极不理解那些动辄打骂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破坏了孩子的美好童年。

可父母打骂对孩子的伤害真有这么严重吗?最近,有知名学者对此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小时候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在20年后的差距非常明显,其中挨过打的孩子不论从孝顺父母亦或是事业成功性,都远超于从不挨打的孩子。

“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一、被父母打过的孩子更有出息

在我们小时候,笑笑妈妈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凶婆娘”。只要笑笑一犯错她就会打骂孩子。以前年纪小,小朋友们总喜欢约着一起去她家玩,然后在笑笑妈回来之前溜回家,这样就不会被骂。

记得有一次,笑笑迷上了玩学校的双杆,有一回趁着学校没人的时候溜去玩,结果一不小心从双杆上摔下来,恰好掉进了底下的水坑里。当时笑笑妈正急得四处找孩子,哪成想半路上遇到浑身泥浆哭着回家的女儿。

看到女儿才6岁就胆大的溜出去玩,笑笑妈妈气不打一处来,一边给孩子洗澡洗头,一边嘴里骂着孩子,等到清理完泥浆后让孩子罚跪半小时。当时的动静惊得村里人都出来劝架,结构笑笑妈谁都不理,只说一句:“这么小就敢到处乱跑,不打她难以让她长记性。”

“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不仅在生活上对笑笑严格,学习上也是如此,只要成绩下降说不出理由来,笑笑妈妈就会做出一些小惩罚。

如今,笑笑已经成了外企年薪40多万的中级白领,探亲回家待人也极有礼貌,说到妈妈的严格她也多是感谢和理解。毕竟孩子调皮起来,砖瓦都能揭掉,若父母不能严加管教,只会让孩子更没规矩。

二、被父母说教的孩子成了叛逆娃

小区一单元有位妈妈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她眼里孩子调皮捣蛋是他们的天性,父母需要尊重并理解,绝对不能扼杀孩子的快乐源泉。

有一次,她家儿子把小区一楼奶奶晒在楼下空旷位置的萝卜丁,用树条全给掀翻在地,并且还带着小朋友用脚踩来踩去。当时奶奶和孩子妈妈告状,说这样调皮的孩子太浪费粮食,把东西全糟蹋完了,必须好好管教。

“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当时孩子妈妈赔了奶奶100块钱,并保证自己会好好说说儿子。可等到回家之后,妈妈只对孩子说“下次不能这样了,不然不是好孩子”,转身就和孩子玩在了一起。

可没过一个星期,楼下奶奶发现自己放在楼底下的自行车总会被人推倒,本以为是风刮得,没成想在奶奶第三次扶车时,竟发现是被男孩推倒的。奶奶走过去抓着男孩问为啥要推车,孩子说“谁让你上次跟我妈妈告状,我就要推你的车,气死你个老太婆。”

这句话把奶奶气得双脸发红,她去楼上找孩子妈妈讨说法:“你还是个老师,自己儿子都管不好还管学生,你自己问问他做了啥好事!”问清楚事情之后,这位妈妈再次像老太太道歉,可这次老太太说:“你要是再不好好管管,以后总有人替你管,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这样的熊孩子,说教没用,打上几下就长记性了!”

三、比起说教,打骂更能让孩子“懂教训”

1、打骂能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关于打孩子,虽然说有些家长会担心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可只要家长把握好打罚的度,并在之后好好和孩子沟通,其实并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伤害。

“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对于孩子们来说,大多时候他们犯错后对于父母不轻不重的说教,只当作“耳旁风”,听过就忘了,并不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若是父母板着脸动下手,可能会起到不小的震慑作用。这样下次再犯错的时候,就会先考虑下事情的结果。

2、打骂能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可同样教育好孩子也是父母的责任。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只要认错依旧是好孩子。因而,他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包容性,却不知此刻的宽容会换来孩子更变本加厉地犯错。

要知道,做家长的不好好管孩子,社会上总会有人替你出这份力。另外,家长也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于屡次不听劝的孩子,适当打骂也无妨。毕竟道理听在耳朵里,远没有打在身上有感觉。

3、打骂能让孩子守好规矩

还记得之前的“熊孩子公交车上被打”的事件吗?当时在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一位小男孩闲来无事,用脚三番两次踢后边的男乘客。起初,男乘客认为孩子太小没必要计较,也就没作声,而一旁的家长看到也当作熟视无睹。

“挨过打”和“从不挨打”的孩子,20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星半点

后来,男乘客一再忍让反倒让孩子找到玩耍的乐趣,就在男孩再次准备踢他的时候,男乘客提起孩子就踢了三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这时孩子家长才反应过来,立马上前制止乘客打孩子。

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训,孩子今后也会懂得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帮助他们守好自己的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