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汽車行業裡有這樣一句名言,“轎車都是兩個沙發,一個輪子”。沒錯,就是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說的。多少年來,不乏有人拿這句話嘲笑吉利,嘲笑自主汽車品牌。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年的這句話,既是對抨擊自主汽車品牌的鏗鏘回擊,也是對自主汽車品牌所處現實的無奈哀嘆。

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時間回到2001年“中國入世”前夕,國家經貿委出臺了《汽車戰略發展規劃》,提出發展轎車,以三大國有企業為主(分別是一汽、二汽和上汽),堅決不批新項目。當時已經出現瞭如吉利、奇瑞、華晨等自主汽車品牌,而且其汽車產品由於價格低廉,廣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但是,這些汽車產品都無法進入到“轎車目錄”,也就是說,是無法在國內大規模上市流通的。由於這些政策原因,導致如吉利一樣的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舉步維艱,艱難存活。許多如李書福、尹同耀等創業家,空有一腔抱負,但無施展之地。

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也是在2001年舉辦的汽車行業高層論壇上,有人抨擊吉利汽車是“模仿秀”,李書福當機反擊道“不要把汽車說的那麼神秘,一百年來,轎車都是兩個沙發,四個輪子,誰開發過5個輪子的轎車,所以全球都是模仿秀”。

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其實,這句話既沒有對汽車製造技術的輕視,也沒有對汽車製造態度的不端,而是從汽車發展的形態上,做出了正常的回擊。但是因為李書福的草根身份,他的民營企業出身,他的口無遮攔,才註定了“正統”汽車業界對他的排斥。也就導致後來的許多年裡,動不動有人拿這句話來嘲諷和笑話吉利汽車和自主品牌。

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但是,正是因為這些自主汽車品牌的努力奮鬥和不屈前行,才有了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百花爭豔的盛景,也為普通老百姓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實惠。也許我們作為一個享受汽車市場紅利的消費者,更應該對這些自主品牌多幾分敬意和寬容,少一些挖苦和譏諷。更不應該斷章取義、信口開河、人云亦云的隨意貶低和傳播某些不實言論。

吉利汽車軼事一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