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善作善成 大力發展紅色鄉村旅遊——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

中國發展網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近年來,十八洞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的“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重要思想為指導,因地制宜大力實施鄉村旅遊脫貧工程。在各級各部門關心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有力促進脫貧攻堅。在旅遊發展中堅持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設與原生態協調統一,建築與民族特色完美結合”為總原則,從“美”字出發,從“土”字落筆,從“新”字著眼,從“合”字發力,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紅色鄉村旅遊接待服務能力,保持武陵山區傳統農耕苗族聚居村落“苗”味、“鄉”味、“農”味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一心一意抓旅遊,鄉村旅遊“助發展”

(一)村企合作開發十八洞村鄉村旅遊資源。認真對十八洞村的旅遊資源進行調查摸底,並組建花垣縣苗疆旅遊開發公司作為縣級旅遊發展平臺,專門實施鄉村旅遊脫貧工程,與首旅集團、消費寶公司合作,全力打造十八洞旅遊精準扶貧升級版,開發十八洞鄉村旅遊。截至目前,鄉村旅遊開發累計投入4050萬元,其中大型停車場建設已經完工,遊客服務中心已完成整體框架工程;夜郎十八洞正式動工開發,溶洞規劃設計包裝、溶洞接待中心場地平整已經完成;地球倉科技有限公司的地球倉樁基建設和地球倉精品酒店建設基本完成;新建6個公共廁所已投入使用。

(二)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旅遊項目。已建設星級農家樂12家,同時組織開展十八洞紅色旅遊講解員培訓、十八洞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班、農家樂廚藝培訓班等,既開闊了十八洞村紅色鄉村旅遊“眼界”,又提升了十八洞旅遊接待服務水平。201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128元,比去年增長19%。貧困戶130戶512人實現穩定脫貧增收,十八洞紅色旅遊景區研學考察旅遊人次達30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0%。先後榮獲“3A級旅遊景區”“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瀟湘紅八景”榮譽,大力發展紅色鄉村旅遊,助推十八洞村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奔小康喜見成效。

二、原鄉原味抓提質,實現村容“土”,環境“美”

(一)大力提質道路設施,破解產業發展“瓶頸”。排碧村至十八洞村公路改善工程已完成;梨子寨、竹子寨、飛蟲寨進村窄路加寬工程基本完成;當戎寨農旅融合產業路全線打通;竹子寨生態停車場、十八洞村大門生態停車場已建成投入使用;梨子寨至夯街峽谷十八洞山泉水廠沿線防護工程已完工。村寨通組道路和入戶道路的青石板已改造完成,村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二)著力推進農村“五改”,改善水電房屋基礎設施,優化人居公共服務體系。按照傳統古村落保護要求,進一步完善民居包裝與保護。全村實施人畜分離、汙水處理工程,目前汙水處理池已建5座,汙水管道鋪設已完成,實施竹板牆特色改造204戶、改廁159戶、改圈45戶。農網改造方面,全面完成全村電網轉網、農網改造任務,家家戶戶用上放心電、同網同價電。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完成1千米水渠建設,自來水入戶入廚。新修人飲及消防水池3個,完成3000多米消防管道鋪設及消防栓安裝。

(三)持續推進村容村貌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積極促進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對全村房前屋後、道路沿線、偏坡荒地等公共區域開展綠化美化工程。在道路兩旁種上紫薇樹和格桑花,在全村栽種了桂花樹、柿子樹等。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村級遊客服務中心、村標準衛生室、村級圖書閱覽室、村民活動中心、村級電商服務站、村級金融服務站的建設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辦事,也提升了村民享受文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的水平。移動、聯通無線網絡在全村實現了全覆蓋。梨子寨、飛蟲寨、當戎寨和竹子寨太陽能路燈已建成投入使用;村裡完成垃圾分類房2座,垃圾中轉站1座,汙水處理點4個,管網鋪設累計完成5160米,村級環保汙水處理體系已建成。

三、創新融合抓產業,實現產業思路農旅“合”,農村增收途徑“新”

2018年9月4日,花垣縣十八洞農旅農民專業合作社召開成立大會,選舉理事會、監事會及理事長、監事長,工商註冊、營業執照辦理及稅務備案等已辦理完成。

(一)千畝精品獼猴桃“喜分紅”。

2018年9月15日開園銷售,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同時完成獼猴桃產品檢驗檢疫,各項指標全部符合出口標準,實現港澳直通銷售。2018年產量300多噸,村民收益翻番。

(二)種植訂單蔬菜“穩增收”。引進興盛公司,發展訂單蔬菜種植80餘畝,每畝增收2000元以上。

(三)非遺苗繡“創新績”。依託十八洞村苗制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35名(其中十八洞村26名)婦女組成苗繡發展團隊。2019年再次舉辦苗繡培訓班,培養苗繡接班人。完成中車集團訂單。實現苗繡產值17萬元。

(四)勞務輸出。與深圳、廣州勞動力市場對接,全村540名勞動力中有300餘人在外穩定務工就業,85人在村裡就業創業,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600餘萬元。

四、突出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相結合,實現村莊治理班子“強”,村民“樂”

(一)充分發揮十八洞村黨支部的先鋒堡壘作用。

積極健全村級黨組織民主生活。在全村召開黨員大會和群眾大會,以會代課,集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及時傳達省委關於精準扶貧有關重要會議講話精神。在黨員幹部中開展“我為十八洞做了什麼,我能為十八洞做什麼”專題討論,教育幹部群眾飲水思源,自立自強。

(二)大力開展“文明進家”宣傳活動,讓村規民約進農戶入民心。積極向廣大村民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動廣大群眾敢講、能講、善講精準扶貧思想在十八洞村提出以來村裡、組裡和家裡的可喜變化,積極宣傳教化村民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鞏固脫貧穩定增收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宣傳教育,全村204戶村民自發以土地入股,成立十八洞農旅專業合作社,土地集約經營,村民抱團發展建設精準脫貧“升級版”,鄉村振興翻開了“新篇章”。

(三)推行“五興互助”工作機制,創新基層治理新模式。組織修訂《十八洞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每月評選50戶村容整潔美麗家庭,啟動村民“五興”思想道德銀行,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新風進百家。舉辦相親活動兩次,大齡村民施六金在中秋節結婚成功脫單。

(四)繼續推行“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模式並實現道德管理新常態。發揮道德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發揚“投入有限、民力無窮、自力更生、建設家園”的十八洞精神,克服群眾“等、靠、要”和“小農、利我”思想,用村規民約約束規範群眾建房、擺攤等行為,形成村民自力更生建設美好家園良好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