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片名借用了雨果的名著之名,How dare you ?

看完之后,方能理解这一“拿来”之意。一百多年过去,法国,巴黎,呈现了另一种悲惨世界。


影片讲述了一个当代故事,时间就在2018年法国夺得足球世界杯的某一个夏日。

24小时,差不多,很古典的三一律。

空间上,就在巴黎东部郊区,也是雨果《悲惨世界》中德纳第酒馆所在的区域。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无人机视角


如今,这里成为移民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没有法国的情调,巴黎的浪漫,人们只是活着而已。


从1960年代开始,为解决大量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法国政府推出了“优先城市化区域”政策,在大城市的郊区,建立了大片廉价住宅区。本来是好事,但由于管理不善,这里失业率高企,公共设施匮乏,犯罪丛生,逐渐“贫民窟”化。外来移民,成为这里居民的主体。21世纪以后,伊斯兰教的影响,使这里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


这巴黎郊区延绵的破败的居住区,就是影片的舞台。

故事以巴黎片警日常出勤为线索。新调来的背头哥,和这里的老警察老黑老白三个人一起出警。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老白、老黑和背头哥三警官


影片开始,一点点人物交代之后,我们开始跟着三位警官,开始日常巡视,就像人类学家深入田野。

青少年的嬉戏打闹中,展示着具体的街道、街边足球场和城市中衰败气息浓郁的空场地。

如果你有一点认真地观影,还能了解这里的“小商品”市场、肮脏混乱的居民楼,小型金融互助会,穆S林的兄弟会正在吸收“会员”。

当然还有黑人地头蛇“市长”帮、D品帮派,以及吉普赛人的马戏团。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癫狂的吉普赛人、少年和狮子


除此之外,影片剧情中,还有一个操纵无人机的少年。借助这“天眼”,更充分地展现出那曲里拐弯的街区。


但导演根本无意交代具体而清晰的地点。除了闯入的警察,所有人物,都生活在这个大区域中不同的“势力范围”里,各管各。官方行政力量的缺位,应该是这里的常态。


导演在复杂的空间中推进剧情,乱中有序。使用跟拍,手持晃动镜头,使影片有一点纪录片的风格。在人物设置上,各色人等也避免了俗套的类型化。


但这一切,也并不刻意追求。最终的影像感,只是为了展示躁动和紧张,带动观众的生理不适和压迫情绪。那外来的背头哥警官,时不时的疑惑和愤怒,好像我们观众在影片中的一个代表。


随着剧情推进。三位警官,在处理一只狮子被盗的案件中,与一群半大小子发生了对抗。混乱中,老黑警官“误伤”了小偷少年。


故事到此,开始紧张起来。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无人机拍下“犯罪过程”


紧张不是因为橡皮子弹划过脸庞,而是因为这一幕被一架无人机拍了下来。


巴黎,这个有着深厚“街垒传统”的“革命老区”。黑人小孩被警察痛击。这事,一上网一传开,那将引发轩然大波,乃至骚乱。


警察,只不过是外来的协调者。所凭借者,无非暴力,但暴力带不来尊重和信任。必须由他们自己人出面。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事件,老白警官找片区中的“熟人”协调斡旋。此后就是各方势力的谈判。剧情也更为紧张。狭小空间中,一屋子的男人,开始飙狠话。


那谈判的快餐店,好像是法国的象征,看似完整的国家,其实是各据山头,各有怀抱。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老法国”、“移民黑法国”和“穆S林法国”


因为背头哥警官的善意,危机总算化解。但影片并未结束。24小时,要到第二天的上午才算数。

后边第二天上午的部分,观众可能猜不到要如何展开。


没想到,是受伤少年的复仇。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少年的怒火


影片在最后的决斗中戛然而止。

故事结局可以想象。


巴黎片警刺激24小时:电影《悲惨世界》(2019)

“蓝白红的法国”


想一想影片的开头,只有在足球盛宴中,欢呼的人群才是一个整体。

这是一个讽刺吗。回到生活,回到日常,巴黎,至少巴黎的郊区,就成为“战场”。


好一个“悲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