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看到一段话写的很好:

大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浅了。

吃苦的本质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在精神上。它是长时间为了做一件事所聚焦的能力,以及在长时间聚焦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生活、无效社交和无意义的消费生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孤独和不被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穷人能吃苦,否则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你会发现他富了以后做事情还是比你勤奋、还是比你能忍受孤独、还是比你更有理想,这才是吃苦。

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前两天看了一部很老的港片,里面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女孩对感化院的老师说:“你以为你挤公交吃路边摊就是吃苦吗?错,你那最多算是体验生活。你根本无法想象15岁的我要照顾七个弟妹,一个好赌的妈还有一个酒鬼爸爸是什么感受!这才是真的苦。”

高三复读的时候以为自己很苦,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课业压力大,睡眠不足。但每天妈妈都会早起给我热好牛奶,煎好鸡蛋。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做好宵夜、削好水果。现在想来,这哪里是在吃苦。

第四年备考教师编的时候,正好怀孕了。妊娠反应很严重,吃什么吐什么,每天靠着牛奶、面包和水果续命。家里人都劝我先暂缓一年,等生完孩子第二年再考。可我不想白白浪费一年的时间,还是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于是我在那样的身体状况下,依然坚持复习,早起晚睡。笔试的时候,整个考场的考生和监考老师都用诧异的眼神盯着我这个大肚子。面试的时候,已经是临产状态了,怀着九个月的身孕,没法穿正装,脚肿更是没法穿高跟鞋。或许是考官看我不容易,最终我以面试第一的成绩成功上岸了。这,或许才叫吃苦。为了梦想,即使有诸多阻碍,仍然不放弃希望。拼尽全力,只为了不辜负自己所吃的苦。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个很自律的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为了改变命运,拼命读书,终于成为了她们村里唯一的一位大学生。我和她一起备考教师编的时候,她每天督促我学习打卡。把做的错题、整理的笔记拍照发给她。看到我在朋友圈转发dy视频,她私信我希望我能把这些无用软件卸载;看到我在群里和其它几个朋友闲聊,她私信我让我舍弃无用社交好好复习;看到我每天坚持打卡,她回复道:“我喜欢这样的你。” 过生日她不送我别的,只送我“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她一定是老天派下来拯救我的人。最终我俩都成功上岸。

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可她的苦不在于她来自农村,不在于她住在紧巴巴的出租屋,更不在于她为了省几块钱,每天早起半个小时步行去上班。而是在于她甘愿为了梦想,做一个孤独的人,她能够抵御娱乐的诱惑,可以放弃无用社交,可以卸载耗费精力的软件,可以一门心思的学习。而这才是真正的吃苦。

我曾经以为那些出生在贫穷的家庭,没钱读书,没钱看病,在工地搬砖的人是在吃苦。后来才明白,受穷不是吃苦,穷就是穷。而那些表面看起来衣食无忧,实则能为了做一件事情抛下所有羁绊,没有业余生活,没有无效社交、意志力惊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吃苦。他们甘愿寂寞、甘愿割舍诱惑、甘愿不与世俗为伍,只为了能实现梦想。

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我曾以为那些经历过北漂生活,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吃着泡面维持生计的人是在吃苦。现在想来那不叫吃苦,那只是在受穷。那只是通往他们想过上的向往的生活的必经之路,只是一种历练和成长。

相信大家都听过彭于晏的故事。这个已经老少皆知的实力派演员,即使已经活成了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依然苛刻严厉地对待自己、对待生活。拍《翻滚吧!阿信》时,彭于晏每天训练12个小时!练了六个月,吃了八个月的水煮蛋,最终体脂练到6%。

你吃过苦吗?真的了解“吃苦”的含义吗?

拍《激战》时,他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密集训练。每拍一部电影get一项新技能。拍《破风》时,超过了导演的训练要求,考下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拍《湄公河行动》时,他学会了泰语、缅甸语和射击。还参加了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训。这就是彭于晏,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明明可以躺在功名簿上的人,却拿命在吃苦,拿命去演戏,拿命去热爱生活。

如果你认为你正在吃苦,那么反省一下你是否在无病呻吟。因为那些真正吃苦的人,根本没有时间到处宣扬自己有多苦。而是趁你不备,正在拼了命的冲在你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