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清代名画 王振朋《伯牙鼓琴图》

香几上博山炉正熏着香。

香与古琴,也是知音之和,

古琴名著《洞天清录》言:

“夜深人静,月明当轩,香爇(ruò)水沈,

曲弹古调。此与羲皇上人何异。”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维摩演教图》

维摩诘安坐焚香讲道的画面。

《维摩诘经》是中国佛教极为推崇的经典,

著名诗人王维深受其影响,

于是改名“维”,字“摩诘”。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南宋 李嵩《听阮图》

此图园中高木奇石,枝叶掩映翁郁,

树下士人持拂闲坐于榻上,左腿盘起,

聆听拨阮演乐并赏古玩。

旁有仪态娇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随侍。

静坐一炉香,无事可商量

看古人如何示范“香道”与“香文化”

明朝诗僧读彻留有名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

焚香静坐的时候,是无事可商量的,

无事即是无事,而非刻意去“无事”,

因此终日凝然而万虑自亡,

因“万虑”变幻无常而无主故。

此为诗僧的悟道诗。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香之为道,

并非去香气里寻觅一个活生生的“道”的东西,

而是香的形象品质,利于营造修心环境。

善焉者自有其无香之香,

香可有可无,总之是一个不刻意,

此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

是为“香文化”。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中国是香的国度

中国是香的国度。

除了香烟烟民稳居世界第一外,

中国人的“香”,既有道佛两教的宗教之香,

祭拜神灵祖先的宗法之香,

中医各类香熏、香药的药疗之香,

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

茫茫华夏,

自古就是一个香气飘渺的神奇国度。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人已寻觅芳香植物,燔木升烟,

以告祭天地,称为“燎祭”。

距今4000至5000年间,

香炉出现,作为祭祀礼器,

也渗入日常生活。

先秦时期,

泽兰、蕙兰、白芷、艾草、桂树、

香茅等已用于养生和社交礼仪。

人们更用泽兰、菖蒲、艾草来沐浴,

《大戴礼记·夏小正》上说:

“五月蓄兰,为沐浴”

——彼时中国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兰之香。

屈原作品更满是苍翠馥郁的各类香草。

典型的如《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谓曰: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芳香似乎永远留驻在字里行间,

后人每逢翻阅便阵阵袭来。

一部《离骚》,更是一部各类香草的芬芳雅集。

我们见到经典的屈原画像,

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泽畔”的一位独醒人。

此后,

无论秦汉雄风、魏晋风雅,

还是唐宋诗篇,乃至元明清的风雨涅盘,

香,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无之物,

出入中国的文坛艺苑、道观禅堂,

秉持飘渺空灵的出尘之姿,

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

与华夏之心相承一脉,

宣讲我国古而不老的道与文化。

最著名的是陈去非的《焚香》: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就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这首诗把香的品性都写透了,

好一个“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可谓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宋明是传统文化的一大高峰,

以沉香为首的香文化在此时风靡朝野,

使得焚香与点茶、插花、挂画一起,

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香道和香文化,

虽然今日已可耳闻目睹于大街小巷,

然而古人的种种示范,

其所要传达的究是怎样的态度和意涵,

这恐怕并非人人都能明白。

要体会香道和香文化之其然及其所以然,

需要我们不假造作的真诚和谦卑,

如此才有机会领略古圣贤之“道”与“文化”,

而真如此,大概也无关乎香与不香,

其为人一生都是光风霁月的明明白白,

无论动静都可以如诗僧读彻一般

“终日凝然万虑亡”,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的“香道”与“香文化”。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以香安自家之份,养君子之德,参鼻观之玄,开自性智慧,这大概就是古老而温暖的香道文化精髓,穿梭时光,在浮华匆忙的今世,再次浮现于人心里的意义所在。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香是我的好朋友,我深知它從不辜負人⋯⋯

㊎㊍㊌㊋㊏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二月春风似剪刀,萬物更新,生生不息

双月为朋,因物而聚

利樂有情,自覺覺他

我们只播种快乐,我们只收割喜悦

我们遵循天地人神鬼的礼记敬畏之心

我们明白恭宽信敏慧智中的为人之道

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的生活态度

元 亨 利 贞 的自然贯通,山水蒙卦古训指引

不忘初心的精神信念,坚韧毅力和凝神守一

我们崇尚自然,我们认知超自然

在这里让身体回归大地以稍作休息,灵魂回归天空以稍作休息


监制/贰月LAB

©贰月

香道┃一呼一吸之间, 无不是香气四散

觉得不错点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