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的足球夢

很多人認識恆大,都是從足球開始的。

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世界盃夢,一個足球夢,一箇中國夢!或許在許家印心中也有一個“足球夢”。在2000年前後,中國頂級足球聯賽賽場日漸萎靡,投資人撤資、贊助商沒有興趣介入、球迷遠離球場……隨著國家對於足球反覆掃黑的力度加大,中國足球的大環境開始好轉。此時,從承擔社會責任出發,恆大毅然進入了足球領域,為低谷中的中國足球送上了助推劑,許家印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足球夢”,為中國足球踐行自己的擔當和責任。

球員歸化 足球產業強心針

據悉,恆大去年在歸化球員方面下了大力氣,投入8.7億巨資完成了艾克森、高拉特、阿蘭、洛國富、費南多等五名球員的歸化,這也是恆大俱樂部去年出現高額虧損的原因,畢竟僅歸化球員的開支,就佔到了俱樂部總支出的三分之一。

許家印的足球夢

儘管看起來是一項“賠本的買賣”,但恆大卻未曾有絲毫退卻。據瞭解,在恆大實施歸化前,沒有其他俱樂部願意出錢承擔歸化工作。恆大不僅出錢,還派出專項團隊,完成了中國足協、國家體育總局的審批,及國家移民管理局的入籍手續;通過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積極對接巴西外交部、司法部和移民局,完成了球員退籍手續;最後將在國際足聯、亞足聯陸續完成歸化球員的參賽資格認證。

恆大出錢出力的成果,也確實令人欣慰:2019年8月,艾克森成為第一個代表國家隊出戰的非血緣歸化球員,隨國足征戰2022年世預賽小組賽,洛國富也於今年4月29日正式入選國家集訓隊。此外,阿蘭也已具備代表國家隊的參賽資格,高拉特和費南多的參賽資格正在辦理中。

佈局青訓 少年強則中國強

搞青訓,實現“全華班”,是恆大足球的策略重點,也是為中國足球后備人才儲備與實現國足自我“造血”功能的基礎。

許家印的足球夢

恆大集團2011年投入19億元,建設世界規模最大、在校生高達2800人、硬件設施一流的國際足球學校。辦學八年來,恆大足校已獲64項重大賽事冠軍,309人次入選中國國青、國少隊,入選各年齡段恆大俱樂部梯隊的球員近百人,輸送各層級青少年人才超3000人。其中,布格拉汗、羅涵博文、蔡明民等年輕球員已進入恆大俱樂部一線隊。在2019賽季足協盃1/8比賽中,18歲的維吾爾族小將布格拉汗首次代表恆大在正式比賽中替補登場,20多分鐘內的不俗表現獲得了主教練卡納瓦羅的讚賞。

從2017年起,開啟“全精英””辦學模式,精英生訓、賽、學、吃、穿、住全免費,每年生均投入超50萬元。截止2019年,恆大足校已持續投入了26億元。按武磊2億元的身價估算,這筆錢夠恆大在6年中每一年購買兩名“武磊”,打造一支中國頂級的“全華班”隊伍。而砸在眼前的青年軍身上,卻是件“慢工出細活”的事,成效尚需時間來檢驗。兩相對比,砸錢投青訓貌似有點划不來,但青訓這一“賬本”,叱吒商海的許老闆豈能算不懂?之所以斥巨資投入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青訓中,許家印正是秉持著作為足球人的使命與擔當。

不忘初心 十年追逐球場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足球要走向世界,必須要有相匹配的世界級足球場,這十年間許家印和恆大從未放棄努力,始終積極努力要建設球場,將不忘初心展現得淋漓盡致。早在2011年廣州恆大首奪中超冠軍的慶功宴上,許家印就表示:“我是帶著社會責任進入足球領域的,你們可以看到恆大的每一步,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為中國足球的發展,不惜代價做一些事情。”當被問及專業球場時,許家印直言,只要找到合適的位置、土地和城市,恆大就可以出資來建一個超過10萬人的專業足球場。之後在2012年恆大足球“雙冠”慶功交流會上,許家印再次表示,“廣州的足球人、球迷包括足球俱樂部的投資人,都希望廣州有一個專業的足球場,而且可以達到世界一流的,能容納8—10萬人,這是我們的希望。”

2016年,當廣州市正式公佈在南站附近建設專業足球場的規劃時,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恆大便邀請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8位頂級大師,在參與競標前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先後設計數十個方案,層層篩選後最終選擇了美國頂級大師Hasan.A.Syed方案。按照規劃,這座球場將在2022年底前竣工並投入使用,屆時恆大將真正實現自己進入中國足壇十多年來擁有一座專業足球場的心願。不過許家印的腳步不止於此。據透露,恆大還將在全國再建3-5個可容納8-10萬人的超大型專業足球場。顯然,給中國足球帶來一座座真真正正的世界級專業球場,為中國足球振興貢獻力量,一直是許家印進入中國足球的初心願景。正是有了他的堅持,中國足球才擁有了世界頂級專業球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