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如果有人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你会答应吗?”

2020开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肺炎,令消费零售、金融、旅游等众多行业被迫停工,多家企业陷入运营窘境。

为挽救这些岌岌可危的企业,曾任重庆市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黄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里提出——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制度,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言论一出,直接引爆舆论。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运行了三十年的公积金制度到底有哪些鸡肋之处?住房公积金是否真的会被取消?老百姓对此事又持有怎样的看法?

想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公积金的前世今生”

公积金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吗?在1999年之前,我们国家一直采用的是福利分房政策。

那时,市场上是基本没有商品住宅的。

一个人从学校毕业之后,会由国家分配工作,进入工作单位之后,工作单位会在他单身阶段为其提供单身宿舍,如果之后结婚的话,还会给已婚夫妇福利分房。

所以,那个年代的人基本不会为住房发愁。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这个政策的弊端逐渐显露。不少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下滑,企业入不敷出,尤其是解决员工住房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让企业入不敷出。

国家领导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不惜远赴海外寻求方法。

当发现新加坡为解决外资撤走之后的职工养老问题,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很不错时,便决定借鉴过来。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1991年,先是在上海试点,之后慢慢推行至全国。

到了1998年8月份,福利分房完全取消,由住房公积金取代了当年的福利房,想要买房的职工,以住房公积金作为依托,进行发放低息的公积金贷款,实现人人买得起房的目的。

可以说,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

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女朋友和老婆的区别,就差一个结果

公积金制度完全取代福利分房政策后,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作为政策试点的第一个城市上海,1998年市中心的房价大概在2000/平,100万元可以买到一套500平米的房子。而现在,就算按照100000/平计算(上海市中心平均房价可能不止于此),当初那套500平米的房子,也要5000万才能买到!

二十二年的时间,100万的房子竟暴涨到5000万!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不仅令刚需族望而兴叹,更让人们对“公积金存在的意义”产生诸多质疑——

“公积金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储蓄工资的行为,以购房的名义限制你使用自己的工资,但却又没有发挥帮助更多人购房的作用,这样的政策,还能叫‘利民’吗?”


“工资赶不上物价,更赶不上房价,普通人想买房,唯一的途径就是按揭贷款。可是现在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家庭的购房需求,逼着我们只能一边交着公积金,一边选择利率更高的商业贷款,难啊~”


“看看现在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一般都是业内精英,或是国企员工,对于我们这些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小白领来说,不仅每个月缴纳的公积金低的可怜,还享受不到这项政策带来的丝毫利处,好处都是别人的,心酸都是自己的。”


“如果没有能力买房,长期放在公积金账户中每年的利息还不如活期存款,放得越久贬值越严重,要我说,还不如直接换成钱来得划算。”


“公积金的用途,除了贷款买房,还允许提取支付房租和重大疾病医疗费。但是,且不说这些用途的提取手续有多麻烦,这些措施根本上就是治标不治本,当初大家都指望公积金能够贷款买房,你现在告诉我它只能用来交房租治病,那公积金还有什么意义呢?”


“......”

老百姓的真实反馈,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正如张文宏所说:“结果出来前,女朋友一直都是你女朋友,结果出来后,才是你老婆。”

所以,结婚证没有拿到手之前,不要乱喊老婆;政策结果没有经过事实论证,不要妄下结论。

激辩:到底该不该取消公积金?

支持派认为,取消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有以下好处:

第一,企业可直接降低经营成本。目前,公积金由企业和职工双方按照1:1的比例缴纳,最低比率是5%,最高是12%。所以如果公积金取消,企业最多可节约12%的人力成本。对职工而言,每月可增加5%~12%的流动性收入,不仅能释放消费,还可以灵活理财。

第二,随着房价不断上涨,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已经难以满足居民家庭的购房需求。

比如在杭州买一套房,大概需要300万~500万。一般情况下,用公积金贷款的话,最高贷款额度只有50万。所以目前商业贷款已经成为主流。

第三,高额公积金有可能是对优势人群的变相补贴。数据显示,今天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50%左右发放给了排在缴存额前20%的优势人群,排在缴存额后20%的低收入人群,只得到3.9%的贷款。换言之,真正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福利的人,80%是政府机关、银行、电力、通信、烟草等国有企业的员工,以及民营企业的高收入人群。

第四,公积金缴纳标准不同,加剧“劫贫济富”效应。民企职工的公积金都是按照下线标准缴费,一个月不过百十元;而政府部门、国企央企职工的公积金基本上按照顶格上线标准缴费,一个月数千上万元都不稀奇。这波操作,无疑加剧了公积金劫贫济富的效应。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的人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

第一,在中国仍然有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公积金不管交多少本身是一种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和企业为参与缴纳的职工家庭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有一定的现实贡献。另外公积金有时可解燃眉之急,比如遇到装修、租房等情况。

第二,对于大企业员工来说,取消公积金,相当于变相降薪。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本身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低,取消这个制度并不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成本,而是降低了大企业成本,对于这些大企业的员工来说,相当于变相降薪!

第三,普通人想买房,唯一的途径就是按揭贷款。假如贷款30万元,期限2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商业贷款(以基准利率4.9%计算),需要的利息为:171200元;公积金贷款(以基准利率3.25%计算),需要的利息为:108381元;两者相差近63000元,对比两种贷款方式,所有人都会选择公积金贷款。取消住房公积金,无疑是在变相没收老百姓的公积金,精准打击刚需。

第四,房子总价越高,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额就越大。如果取消住房公积金,购房者的房贷压力无疑会增大,对楼市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关乎你的钱袋子!公积金到底会不会取消?

面对各种意见,公积金改革到底会去往何处?

在结果出来前,不论是专家、媒体还是民众,都只是猜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项政策的去留,必定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理财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