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作為好支書︱姚勇:致力打造新時代“桃花源”

4月8日下午,在永康市江南街道金勝社區服務中心,社區黨總支書記姚勇與街道幹部、幾個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圍成一圈,討論如何全面加強小區黨支部建設。從如何發揮小區黨員作用、利用科技手段開展黨建宣傳到加強小區智慧化建設,幾個人開展頭腦風暴,不時碰撞出思維火花。

這樣的座談會,姚勇常常組織,也在一次次碰撞中,摸索出了一條社區黨建的路子。

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主心骨”作用,為居民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服務,姚勇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勤幹加巧幹,摸索出了一套適合社區工作的“136黨建工作法”,即建立以社區區域聯心黨委為1個議事決策中心,健全黨員、志願者、網格員3支骨幹隊伍,搭建黨群說事議事、多方聯動共治、便民代辦服務、社會組織孵化、鄰里愛心互助、文體活動自助6個平臺。其中,3支隊伍建設不僅吸納了機關企事業在職黨員、共建聯盟單位黨員、社區黨員,還引進了平安志願者等7個社會組織,聘請了23名社區學校教師,並爭取到市婦聯、團市委、關工委的團隊充實志願服務隊伍。同時,以社區兩委為班底,吸收樓道長、物業委員會成員、紅色信息員、路長等,完善社區網格基礎隊伍,積極服務居民,推動社區自治。

在姚勇看來,社區是民情民意的“窗口”,群眾有什麼需求,對什麼滿意、對什麼不滿意,有什麼矛盾,都能在社區工作中顯現出來。通過排摸群眾需求,姚勇充分運用“136黨建工作法”,整合資源,建立了一系列社區服務項目,打造了16個長期服務品牌。

例如,“紅色護校崗”組織300多名黨員輪流排班,每晚到教師進修學校附小門口進行交通勸導;打造“斑馬線守護神”,組織黨員和志願者一起對轄區各學校附近的斑馬線進行值守,守護孩子安全上下學;打造社區黨校八小時外“國藝學堂”,提升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和素質;打造“暑託公益班”,每年暑假期間吸收雙職工子女入托,解決孩子無人帶的煩惱……這一系列服務項目受到了廣大居民的讚揚。因為成績突出,姚勇榮獲“省萬名好黨員”“金華市擔當作為好支書”“金華市社區領軍人才”“金華市平安金鼎先進個人”“永康市創國衛先進個人”等榮譽。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區就像《桃花源記》中描寫的那樣,屋舍儼然,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姚勇說,擔任社區黨總支書記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學會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社區融合。他說,只要服務到位了,居民整體素質提升了,各種矛盾糾紛就會減少,那麼離打造和諧社區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