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的鄉毒

思鄉的鄉毒

長久以來,故鄉一直是遊子們魂牽夢繞的地方。每當在異鄉感到寂寞或孤獨之時——回鄉,於火樹銀花的暖夜之中回到那個充滿溫暖的地方。

但是,人們心中愁情於愛意糾纏不清的思鄉之情於我而言卻是一種毒。一種被異鄉冷落,在異鄉受挫後不知不覺間染上的毒癮。

遊子們,請問你們心中的故鄉究竟何樣?是不是很難形容?依稀記得有青山隱隱、綠水悠悠還有心靈的溫暖。其實,許多人的故鄉都有著相似的面容,青山、白雲、綠水或大廈、立交橋、霓虹燈。然而,人們無法抑制自己的思鄉之情。有意思的是,往往身旁之景與故鄉之景越相似,思鄉之情就越濃。

為何?

我想,就想《前方》一文中寫的:人不停地離家,只因為精神一直在路上。人們思念故鄉,也只因為自己的精神無所依傍,而故鄉卻給人一種詭異感。

是不是記憶中的東西總是那麼美好?“故鄉”二字,只要在舌腔中一回蕩,便會湧出千般感觸。溫暖與惆悵糾纏,希望與失落交織,無法清楚地辨認自己情感的面貌。可曾想過,記憶中美好如落日的故鄉事實上並不討人喜歡。街道口堆著數不盡的垃圾,繞城的小河裡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味,多嘴的鄰居們不止一次地議論你的隱私,路上碰到熟人也裝作看不見一般擦肩而過······所有現實中故鄉的醜陋的一面都在我們想念它的時候隱遁了起來。

為何?

因為我們在冷冰冰的現實和傷人的挫折前需要一個溫暖的避風港,需要有一個精神依靠,需要有什麼來提醒我們人世間依然有美好和溫暖存在。於是,我們把自己所有的失望和希望砸在“故鄉”二字上,用自己的臆想去搭建它,讓它變得更加親切、迷人。於是,我們像染上毒癮的人一般,心情失落時把“故鄉牌”海洛因拿出來抽一抽,然後滿足地在一切溫暖的幻象裡淚流滿面。

換一句話說,思鄉,往往反映了人們脆弱的心理。這種心理常常“引誘”人們逃避現實並同時營造如烏托邦般美好的理想國度。然而,美好的理想與現實殘酷的碰撞使人們的心理變得更加脆弱,甚至讓人變得不堪一擊。這多麼危險!

故鄉,多麼溫暖的字眼。思鄉,這看似美好的情結卻生生地反映出了人性的弱點,人們精神的空洞。

精神若充實,無處不故鄉。

精神若空虛,何處是故鄉?

請讓我們戒掉思鄉的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