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界大咖陳皆喜竟專注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兼職”律師?

“初心”是陳皆喜在聊天時講的最多的一個詞。“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要堅守初心。”對於創業者而言,他把初心定義為創業者在創業前為自己樹立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決心。一個人的事業如果僅僅是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是走不長遠的,而始終堅守一顆創造價值的初心卻能讓事業常青。

在法律行業從業多年,陳皆喜見過形形色色的客戶,最讓他感到觸動的永遠都是那些初心向善,心懷格局的人們。

陳皆喜的初心是什麼呢?

他說他想做一個靠譜、執著、溫暖的賦能者。

“靠譜”是身邊的朋友對他的最大印象,也是他十分珍惜的人設標籤。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最重要的就是靠譜。重視工作的時效性,在一定的時間內給客戶一個滿意或者可行的結果,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職業操守。

律師這一職業比較特殊,新人往往需要師父領進門,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事件中去,陳皆喜非常感恩自己律師生涯中遇到鄭金都主任這樣一位亦父亦師亦友的恩師。陳皆喜也很重視培養“徒弟”,他說,“徒弟”就是自己的家人。在發展自己事業的同時,陳皆喜從來不吝於伸手幫助年輕的創業者。作為旨在進行專業化天使投資的非盈利性合作組織“麒麟會”的聯合發起人之一,陳皆喜用了三年時間為年輕創業者做了100 多期公益諮詢。他深知,法律知識對創業者的重要性。自己的創業經歷更是讓他能夠深刻體會創業者的痛點以及企業發展的各類法律服務需求。如今有了機會,他不願有夢想的後輩跌倒在本可以避開的陷阱裡。三年來,沒有酬勞只有公益,陳皆喜用他的執著踐行了他口中的“溫暖賦能”。

法律界大咖陳皆喜竟專注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兼職”律師?


如今的陳皆喜因為自己出色的業務能力和積極的社會活動獲得了不少榮譽,2019年“新時代十佳來杭創業創新青年”,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兩岸青年交流使者……對於陳皆喜來說,榮譽並不是他做公益的目的,如果做任何事都講求效益回報的話,那麼很多有意義的事都不會有人去做了。

記者笑著問他,覺得自己算是一個堅守初心的人嗎?

陳皆喜沉思了一會,堅定地說:“我覺得我是,而且我還在踐行的路上不斷前進。”

“創業初期不容忽視的法律問題”

在麒麟會做了100多期公益諮詢,陳皆喜給許多青年創業者解答了不計其數的法律問題,同時也收穫了很多創業法律服務經驗。甚至有創業者帶著羅列了整整兩張A4紙的問題前來找他,讓他既驚訝又感動。

一個好的創業者必須要具備足夠的法律意識,陳律師也專門為我們總結了三個創業者最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


法律界大咖陳皆喜竟專注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兼職”律師?


·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必須處理好股權結構的設計

提到阿里巴巴,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雲;提到華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任正非。一個經營情況良好的企業必然有一個強勁的實控人來帶動其發展。而若是企業日後有上市的打算,股權結構設計在創業初期就應當儘可能地設計完善,好的股權結構對於企業後續發展、融資與上市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許多年輕的創業團隊都由同學朋友組成,在初期運行時對股權的分配不甚在意,往往採取按人頭平分的原則,這給項目的後續運營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就必須註冊好自己企業的商標

陳律師解釋說,這是創業中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問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問題。許多企業在發展初期並沒有想到要去註冊自己的商標,等到企業發展到了一定規模時才想起來時,很可能理想的企業文字商標早已被他人註冊,更甚者為惡意搶注了商標。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名稱中的字號只在區域內具有排他性,只有將字號註冊成商標才能在全國具有排他性。


法律界大咖陳皆喜竟專注公益事業,不忘初心,“兼職”律師?


·創業者需要在股東協議中明確股東出資義務

我國目前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股東有義務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進行出資和承擔風險。股東在企業成立初期有必要簽署一份股東協議,約束各方的出資義務及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如果因為創業者之間關係親密就不簽署相關協議,極易導致創業後期人心疲軟,股東不願履行出資義務,公司因資金缺乏而運轉失調的情況發生。

陳律師同樣強調了企業專業法律顧問的重要性。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成本中加入律師費這一項,創業初期就讓專業律師參與進來,對於企業來說肯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由律師做好各類法律文件,充分論證商業模式的合規性,企業經營的風控,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充分且必要的。只有將法務問題處理好了,企業才能順利地發展與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