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越来越“精明”,老实人开餐厅挣钱的时代来了

前段时间和一位在连锁餐饮行业深耕多年的朋友聊天,他说了几句话让店小二深有感触。

他说:“干了这么多年餐饮,我们过去常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现在可不是从前那种境况了。现在的顾客获得信息的能力来越强,当顾客越‘精明’时,餐厅越‘诚实’反而会越挣钱。”

这是一句听起来很别扭,但值得好好思考的话。

为什么说顾客越来越精明?

首先,顾客的衡量标准出现了改变。

举个例子:

上一代顾客(如60后、70后)在挑选餐馆的时候,主要看中3个指标:价格、份量与味道。

菜量大、能下饭、几个人吃一顿也就一两百块钱。这样的餐馆,在她们心中就是有高性价比的好餐馆。至于其它,诸如环境、服务、食品安全等因素,大多不在考量范围之内。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都认为在餐饮消费层面,价格便宜就等于高性价比。

而如今的主流顾客(如80后、90后),在用餐时选择标准是什么呢?如今的80后、90后,在价、量、味之外,会综合考量环境/食材/服务/创意/颜值/外界点评/交通等各种因素,纵向对比品类,横向对比品牌。顾客对好餐馆与好品牌的评判标准越来越立体化,门槛也越来越高。

顾客越来越“精明”,老实人开餐厅挣钱的时代来了

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程度更上一层楼。

毫无疑问,新一代的主流餐饮顾客不但爱吃,也更加懂吃、会吃。

她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可称之为“专家级”的食客,对产品以及品牌的了解,独到且专业。新媒体的发展,不仅让这部分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职业、形成群体,还可以在各种渠道普及跟餐饮相关的知识。很多餐饮人也时常能在点评网站上看到某些人对自己餐馆专业、精辟的评价。

而大量的顾客,是随着见闻与阅历的丰富,鉴别能力与日俱增。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些受顾客认同的品牌,大家尽管说不出它好在哪儿,但能体会到一种真实的价值。

最后,他们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

大量的都市顾客,早已从仅对价格密切关注,逐渐转变为对营养与健康的密切关注。关注点在哪里,价值点就在哪里,价值点在哪里,溢价点也就在哪里。

换句话说,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思考什么样的支付更值得。在他们关注点转移的背后,是支付能力的不断提高,比如愿意追求品质并为之买单,也更加认同一分钱一分货的价格价值对等。

顾客越来越“精明”,老实人开餐厅挣钱的时代来了

为什么说餐厅越诚实就越赚钱?

“因为品牌越诚实,商品的性价比越高、甚至能提供超值的体验,才可以满足那些精明的顾客。而顾客的精明,也倒逼大家要更实在,要真材实料,坚持用好食材并持续升级”,这也是小二朋友的原话。

怎样去理解呢?总结来说 ,就是针对餐饮业,老实人能赚钱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首先,买卖关系发生了变化。

之前大家总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加上以前供少需多的大环境,让许多精明的店家,利用投机取巧赚得了利益;而如今的环境不仅供过于求,且供应端的品质早已有本质上的提升,投机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也就是说,以次充好的“违信成本”太高,假如还侥幸糊弄,基本上就是一锥子买卖,再无复购。例如,有次店小二去吃一个人均150的日式和牛火锅,进店后询问店员用的什么级别的牛肉,店员张口就说是M9级的和牛。

然而,我不管是从外形、口感还是价格看来,她家的牛肉都并不是M9级。诚信感缺失之下,我马上对这家店的牛肉品质和进货渠道产生了怀疑。

顾客越来越“精明”,老实人开餐厅挣钱的时代来了

其次,内容比营销重要。

某些餐饮品牌过度迷信营销的力量,把创意和营销渠道看得比内容创造更重要。在小二看来,没有内容支撑的营销行动,之是一种利用信息不对等的“拉新行为”。一旦传播的内容,与实际出现大幅偏差,不仅会在顾客心中产生名不符实的印象,还会让顾客产生被欺骗感。

伴随着营销的深入,品牌与顾客的信息交互愈发充分,实至名归的品牌,信任感逐步建立;名不符实的品牌,则会被顾客放弃。比如那些雇人排队,或是刻意营造人气效应的餐厅,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相比之下,那些用心把内容做好,并懂得有效传播的品牌,更容易获得口碑传播的机会。

换一个角度来看,变得精明的顾客,其实对店家是非常有益的。

怎么理解呢?假如把之前的顾客定义为“价格精明型”的顾客,他们跟高品质店家谈价格,跟低价格店家聊品质,总是无法同频。

但当顾客成为“价值精明型”之后,店家更容易在综合价值上与他们达成共识,并利用打造“价值比”来获得他们的认可,并得到合理的支付价格。

店之家小结

餐饮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走到今天,大家不能再单一看行业本身,而是要看到时代、供需关系、顾客需求、性价比概念的变化……太多变化,需要大家去观察、思考,同时要持续反思,才可以实现自我优化,活的更好、活的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