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方方的三个办法

有方有圆,百事不难!

对付方方的三个办法

写书著文,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与品味,对文学作品的看法不一自然难免。

然而,像方方日记引起如此大争议的作品可能还真不多。

或许,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读方方日记,便已经卷入骂战与争论之中。

反正,看与不看都无所谓,这只是一个立场问题。

随着《方方日记》即将在境外出版的消息传来,这种分歧更加明显和尖锐。

那些原来支持同情方方的人,显然此刻也会万分谨慎和迟疑。

因为,这已经不是文学问题,已经变成你死我活的大是大非问题。

一个作家,拿自己存在争议的作品到境外出版,而且还是万恶的美帝,会不会被利用,是不是替外国人输送炮弹?

想想都让人怒发冲冠,不由得心惊胆颤。

更多的谩骂和攻击随之而来,替方方辩护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因为,谁也搞不清楚里面到底是啥情况,就不敢轻易选边站队。

对付方方的三个办法

4月11日,方方接受专访时,回应了海外出版日记的一些细节问题。

第一,海外出版得到她的授权,但并不是事先约稿,她会把稿费全部捐出去。

第二,这本书本来计划在国内先出版,已有10多家出版社有出版意向,但是因为争议太大,所有国内出版社都不敢出版。

第三,日记中修订了两处错误,可以确保绝对真实没有谣言,每个人每件事都能查证到。

第四,书中有无数中国抗疫经验,在国外出版,岂不正好推广中国式经验。

另外,日记8月份才会正式出版,这符合正常出版程序。

最后,方方说:“这样温和的记录,都不能包容,都要引发这么多人的仇恨,这会让无数人感到害怕。”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对付方方的三个办法

很多人对方方恨得牙根疼,可是拿她也没有办法,只能骂几句发泄一下情绪。

然而,谩骂与争执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并且越是谩骂越会显得心虚与害怕。

当然个个都是英雄汉,谁都不怕方方,与其打嘴仗、喷唾沫星子过瘾,不如拿出点实招狠招对付她。

第一招,让文学的归文学。

天下舞文弄墨者何止千千万,方方不是能写日记吗,那些骂方方的也可以穷尽文曲之智,尽快写出一部足可与方方抗鼎的文学作品,用杠杠的正能量压倒萎靡的负能量。

第二招,让市场的归市场。

方方日记到底怎么样,让市场来说话。先让国内出版商印上几本,摆到书店里,看有没有人买。如果大家都很讨厌、很抵制她,让她赔得血本无归,想捐稿费都没得捐。

第三招,让历史的归历史。

方方日记,俨然已是昨天的旧闻,昔日的历史。当天煮的米,当天吃才香,隔夜就会变馊。方方日记,是不是应景与忽悠,有没有偏执与狭隘,可以再沉淀沉淀,留与后人评说。毕竟,文学作品的生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考验。莫言也不是今天写完《红高梁》,明天就拿诺贝尔文学奖。不妨把批判方方的机会留给子孙后代,要不然现在都批判完了,后人无事可干。

对付方方的三个办法

谈起对作家的批判,有一段历史值得回顾。

1996年,某杂志连续发表10多篇文章,对莫言作品进行集中批判。
老前辈们甚至感慨:“世风如此,江河日下,我们浴血奋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竟养了这些蛀虫,令人悲愤。”

他们一致认为,外国人喜欢这样的作品,如获至宝,给你奖励,不足为奇。他们就是要丑化我们,出我们的丑。

16年后,莫言被骂成了诺贝尔文学奖。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并没有因为一部文学作品变得更丑,而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富强,越来越美丽。

倒是莫言越来越丑,变成个秃头少发、满脸皱纹的小老头。

他拿的点那些奖金,在北京连一套房都买不到。

莫言都混到这步田地,一个方方何所惧哉。

现在的方方,似乎特别招人恨,恨她很正常,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怕生恨。

有方有圆,百事不难。

再过10年,这些都是沧海一粟,谁还会记得,谁还会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