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最近已经在无数篇文章中看到这句话,而这句话的原始出处,来自65岁的武汉女作家方方的一系列“封城日记”。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方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爱好者应该都清楚:和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同属于当代作家一线阵营,和武汉作家池莉共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写实主义”,有好几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包括《万箭穿心》、《蓝色爱情》、《埋伏》、《桃花灿烂》等等。

自从武汉因为疫情封城,方方就开始每天在网上写“封城日记”,记录她在城里的生活,也分享自己听到的各种消息。对好消息,她不吝夸赞,对坏消息,她也会直言批评,语言信马由缰,脆生爽利,朴实亲切,拳拳到肉,完全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又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风骨。

这里截取她前两天日记的其中一段: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再来两段: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光看这几段,已经可以领略方方的文字风格。

现在对公共问题发声的公众人物,本来就越来越少;敢于展露锋芒发人所未发的,就更少了;而敢发声又身处湖北疫区能够现身说法的名人,现在就只有方方一个。

这二十多天来,我每天都要追看方方的日记,而且时不时就要换地方追。一开始是在她的新浪微博上看,没几天微博就被关了,于是又去财新APP上找,可那儿的文章也经常被删,现在,方方委托朋友把日记发到一个叫“二湘的七维空间”的公众号上,每天更新。就这,还是得趁刚出炉的热乎劲赶紧读,晚一点指不定就没了。

读过她文章的人,一定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她说的都是真话。这个“真”,不是指“真理”,她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但你会觉得,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她不说违心的话。

我朋友圈最近也几乎每天都有人转发方方的文章,总有人发出感叹:这位作家可真敢说。而作为她的一个老读者,我想指出的是:方方老师一直都是以“敢言”著称的啊!

几年前,方方就接连两次因为敢言,在中国文坛搅起了风暴。

一次是2014年5月,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进入公示阶段,方方在微博上不点名指出,有位作家最近正在到处活动,为得奖拉拢关系,还说此人诗写得很差。

随后,方方接受媒体采访,直接指出这位跑奖的作家就是湖北作协的柳忠秧,还说他的作品入围鲁迅文学奖很丢湖北作协的脸。

此话一出,文坛立刻就炸了。国内文学评奖的乱象,大家都时有耳闻,一些根本不入流的蹩脚作品最后竟能得奖,也好几次让看客笑掉大牙。而像方方这样的知名作家直接点名道姓捅破乱象,还是第一次。

这场争论闹了很长时间,柳忠秧最终没能得到鲁迅文学奖,不过他很快又以侵害名誉权为由把方方告上法庭,并且取得胜诉。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这件事真是一波三折,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官司还在上诉和再审的过程中,2017年10月,柳忠秧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

而即便如此,方方也没有收手,继续申请再审此案。她对媒体说:“柳忠秧不到50岁死去,从个人角度也很可惜。但这不是我跟柳忠秧的问题,是我跟法院的问题。我是争取我的批评权利,而且后面很多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批评权利。我要做给后面的人看,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不能放弃。我也要做给法院的人看,遇到这样的案子你们要再三斟酌,不能瞎判,我说我跟你们较真到底。”

方方有多爱较真,眼里有多揉不进沙子,这件事已经足够说明了。而这种事在她身上还发生过不止一次。就在与柳忠秧案几乎同时,她还写公开信实名揭发了另一个湖北作家田禾,说他在评职称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并将批评矛头直指湖北省人社厅。最后,田禾被撤销了职称。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要知道,方方和她批评的这两位作家,当时都在湖北省作协,属于同事,方方还算他们俩的领导。但方方说自己这个官位只是挂名而已,并无实权,也没什么收入,下面的人根本不拿她当回事,当她直言批评同事后,还会收到对方的辱骂短信。她没办法,只能把这事捅到公共平台上,才能得到解决。

方方总说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所谓的官,只不过因为她名气大,作协需要她来撑这个门面,她也不想违逆一些前辈的期望,只能硬撑下来。她甚至说过希望取消作协和文联机构这样的话。

好在现在她已退休,真正无官一身轻了。

敢说的人很多,但像方方这么敢说的,真没几个。她的特殊之处,一是在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毕竟是全国知名作家;二是在于,她根本不看别人的身份地位——管你是天王老子,管你和我亲疏远近,管你以后会不会对我造成威胁,我看不过眼的事,必须立刻说出来,不说难受。

她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我说话向来直率,时间一长,大家也习惯了,有时候还笑我‘童言无忌’。至少在湖北,我的坦率直接是很有名的。自然有人会不高兴,不过我想,你不高兴也不关我的事。我其实多是对事不对人。我也认真思考过:是改变自己性格的难度大呢,还是扛住别人、尤其是上级的厌烦难度大?后来想,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烦我,又怎么样?谁想烦就让他烦好了。多大个事呢?”

上面举的两例,都是批评同事。

对于由自己小说改编的文艺作品,她如果不喜欢,也会直接批评。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她甚至还说过母校的坏话。

方方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前几年一次新书发布会上,她就指出了武大校庆的问题:校庆时前排就座的校友都是官员,反映了学校领导重视权钱的观念,这也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

她还在博客上转载过一篇关于武大的文章,并加了一句自己的话:“很庆幸自己求学是在刘道玉时代的武大中文系,而不是现在这个充满市侩气、俗不可耐的文学院。”

刘道玉是武汉大学的老校长,是领一代风气之先的教育家,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武大才成为国内一流学府。

你能说方方不爱母校吗?我却觉得,恰恰就是因为太爱了,爱之深,责之切。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根据方方小说改编的电影《桃花灿烂》,周韵在武大樱花树下

在另外的各种场合,方方也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武大的感激。她年轻时曾经做过4年的装卸工人,然后才考入武大,是武大教会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奠定了后来这一生的价值取向。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截图自《小崔说事》节目

方方之所以是现在的方方,除了武大的培养,也和1975年—1978年那4年装卸工的经历分不开。她总说,自己上了两次大学,一次社会大学,一次文化大学,两次都很重要。

当时才19岁的她,为什么会去做苦力呢?

方方祖籍江西彭泽(就是陶渊明当官的那个地方),出生在南京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水利工程师,2岁时因为父亲要参与三峡工程的建设,全家从南京迁到武汉。十年浩劫期间,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几个哥哥又在外地下乡,只能靠她一个人撑起这个家。她了解到,装卸工一个月能挣42块钱,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的工资了,于是决定加入,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还一直瞒着母亲实情。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当装卸工时期的方方

那4年里,她每天都要扛大包、拉板车,明明还是个小姑娘,身板瘦瘦弱弱的,人还不到一百斤,却要扛起一百多斤的货物。身边的工人都很粗鲁,出口成脏,还会上演一群女工人一起扒一个男工人裤子的闹剧,让她很不适应。

那时候,她每天都想逃离。后来真的逃离了,考上了大学,却发现,那段时光已经深深影响了自己,让自己接近并认识了底层的劳动人民,不再歧视他们,因为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优点,比如仗义、真诚、能吃苦,都是知识分子中很少有的品质。

成为作家后,武汉的苦力工人就成为她笔下最常出现的一个人物群体。而她自己的性格,想必也已经深受他们的影响。

塑造方方性格的,除了武汉大学,除了武汉的劳动人民,当然还有武汉这座城市。

从南京搬到武汉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方方一家人都很难接受武汉的新生活,尤其是父亲,总是在家大声咒骂着武汉的种种,这里的气候、环京以及人,都让他讨厌。一直到死,父亲都没有喜欢过武汉。可是方方和哥哥们这一代不一样,他们从小在武汉长大,对于他们来说,武汉就是故乡。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截图自电视专题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在《行云流水的武汉》中,方方如此描述她对武汉的感情:

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跟世界上许多的城市相比,武汉并不是一个宜人之地,尤其气候令人讨厌,那么我到底会喜欢它的什么呢?是它的历史文化?还是它的风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其实,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它的理由只源于我自己的熟悉。因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却只熟悉它。就仿佛许多的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脸笑盈盈地对着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这张脸就是武汉。

这篇文章,也是央视专题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武汉篇”的解说词。在这部专题片里,方方面对镜头谈起了她心里的武汉,比如武汉话的发音: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比如武汉人的“过早”: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述,最后都能延伸到武汉人的性格上,总结起来,武汉人就是比较心直口快、热心快肠、仗义豪爽、包容开放。

这些性格,在方方自己身上不就有着完美的体现吗?在武汉住久了,就是会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

另一个武汉女人的代表,是打网球的李娜,她在网球场发飙早已成为名场面。方方是李娜的铁粉,经常发微博称赞李娜。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当李娜陷入争议时,方方也会表示理解,站在李娜这一边,比如支持李娜呛声记者: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然后还专门发了一段帮李娜解释的话: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很有点武汉女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意味了。

方方笔下的作品中,也常出现典型的武汉人性格,尤其是武汉女人。

如果要挑一部最能代表武汉的国产电影,我想大部分影迷都会同意让《万箭穿心》入选。这部电影根据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塑造了李宝莉这个典型的武汉女人形象,而且少有地全程使用了武汉方言。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电影一开始,就是搬家的场景,李宝莉对着搬家工人吆五喝六,丈夫马学武要买东西招待工人,精打细算的李宝莉当即发作:“你当是在厂里搞招待啊?生得贱!”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搬家工人在门外偷偷对马学武表达了一番同情: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李宝莉在屋里听见了,立刻就开始发飙,人还没出来,脏话先到了:“你说的么事?个婊子养的,莫走,给老子站住!”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个婊子养的”,这句正宗的汉骂在电影中出现了好几次。

后来马学武跳桥自杀了,李宝莉一人担起全家人的生活,在汉正街当起了“扁担”(武汉人对挑夫的称呼)。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平时那么精打细算,见一起做苦力的何嫂家有困难,她二话不说就掏钱解人燃眉之急。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万箭穿心》也是湖北籍演员李现的电影处女作,他饰演的儿子小宝和李宝莉反目那段,是电影里最残酷的情节,多少人看了这段对李现恨得咬牙切齿啊。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武汉女人的泼辣和坚韧,在《万箭穿心》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眼里揉不得沙子,她们遇事容易冲动,当灾难降临,她们又会分外沉着冷静,埋头担负着生活的重压和命运的残酷。

在眼下这场浩劫肆虐之时,一定也有无数的李宝莉,正在这么咬牙坚持。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武汉人。这里面是会有误解和偏见,但要相信关注越多,理解一定也会越多。就像方方说过的,武汉人性格泼辣,看起来有点凶,可是时间一长,我们都能明白,那是真诚,那是豪爽,这种性格,其实挺讨人喜欢。

感谢方方能够为武汉人代言,感谢她能在这特殊时刻,写出这些挟风雷闪电的快意文章,帮武汉人解压、出气、发声。期待疫情过去后,她能以此为题材写出一部厚重有力的作品,就像之前那部《武昌城》。

就以方方之前说过的一段话作结吧:

在我看来,在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判断上,伪知识分子多以对自己有利无利为标准,真知识分子则站在一个健康社会共同认定的价值标准上进行判断。当下的知识分子圈比起从前严重退步,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

还好,武汉还保留了一个没有堕落的知识分子,这是武汉之幸,也是全国读者之幸。

最后还有个方方老师在《小崔说事》吃热干面的镜头,送给大家。祝愿武汉人可以早日走上街头,每天早上又能吃到那碗香喷喷的热干面。

方方,一个够刚猛的武汉女作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