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的思考

善良不是毫無原則的妥協,別把生活過成一部“妥協劇”。

最近大衣哥朱之文又上熱搜,原因不是唱歌,而是家門被踹事件。令人不解的是,大衣哥無論是以往還是成名以後,一直與人為善,處處傳播正能量,為何卻遭此不公?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的思考

有一種自虐叫不懂拒絕

登門檻效應:一個人如果接受了別人的一個小的要求,那麼別人在此基礎上再提一個更高點兒的要求,這個人也會傾向於接受,我們把這叫做“登門檻效應”,也叫“得寸進尺效應”。

其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被“得寸進尺”的人套牢,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好意思拒絕,從而導致自己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以後,開始富裕起來,向朱之文借錢的人越來越多,有結婚娶媳婦的向他借錢,要蓋房子的向他借錢,買車的也向他借錢,朱之文彷彿是他們的取款機,一有點事就向他開口“要錢”。

為什麼從借錢變成了要錢呢?因為借錢的人從來就沒有人還過,也從來沒想過要還,並且振振有詞地說“他那麼有錢,我幹嘛要還”?

甚至有人到他家借錢時還威脅說:“不借錢我就在這喝藥”。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農夫與蛇”只有故事裡才會出現,今天卻在生活裡真實的上演,也再次驗證了一句話“升米恩,鬥米仇”。

這個世界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毫無原則的忍讓與寬容,會使他們得寸進尺,唯有學會拒絕,才能遠離很多是非善惡。

那麼如何做到不被別有用心的人“得寸進尺”呢?可以嘗試下面3個策略:

  • 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說拒絕的話

心理學上“不好意思”是一種無法確定的情緒,這個情緒會被別人操縱,最終使你做出被動的選擇,從而導致你的利益受損。

  • 避免愚蠢的一致性

“承諾一致性原理”就是一旦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或選擇了一個立場,就會有發自內心以及來自外部的壓力,來迫使我們與此保持一致。

這種“保持一致”一般都是最具適應性、最受尊重的行為。“前後不一”通常會被認為品行不良,反覆無常,言而無信。

所以,一旦發現自己的利益將會受到損害時,就不能再堅持這一原則了,否則就是愚蠢。

  • 給自己定一個底線

“底線”即最低的條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線,超出底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能總是一味地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否則利益受損的永遠是自己。

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的思考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與矛盾是“自我邊界”不清楚造成的

①什麼是“自我邊界”?

心理學家喬治·戴德在他的《自我邊界》一書中說:“所謂自我邊界就是讓你的事歸你,我的事歸我。”

“自我邊界”是看不見的,但卻真實存在。心理學研究表明,生活的許多問題與矛盾都是邊界不清造成的。

②“自我邊界”不清楚有哪些表現呢?

  • 不懂拒絕,覺得自己必須對每一個人的要求總說“是”。
  • 大包大攬,容易對別人的感覺和問題負責。
  • 專注於愛與無私,以至於忘記自己的底線。

以上都是自“自我邊界”不清楚的表現,“自我邊界”的建立能幫助我們清楚地知道和他人的責任與權利的範圍,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③明確的“自我邊界”,才能讓“個人空間”得到尊重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以後,他的生活幾乎沒有了個人隱私。村裡人掀起了搞直播拍視頻的熱潮,他們的素材就是朱子文的日常生活,朱之文成了他們的“生財之道”,其中好多人不種地、不工作,靠直播拍視頻一年就掙個幾十萬。

大衣哥走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到地裡幹活他們跟著拍,吃飯的時候他們也拍,大衣哥手機上打來的演出費都被他們拍了下來,就連上廁所他們也不放過。

每天朱之文家來人不斷,最多的時候一天1萬多人,來大衣哥家的人用村民們的話來說,經常是腳尖踩腳跟,一波接一波,一茬又一茬,他已經沒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清淨空間,但他還是那樣善良,總是對別人笑臉相迎。

導致這一問題的產生,可以說是“邊界”不清造成的。“邊界”它可以作為一個定位點,提醒當事各方都注意自己的極限和缺陷,只要“邊界”存在,就確定了我們的“個人空間”,在這裡我們有權得到尊重。

正是因為大衣哥朱之文的寬容與忍讓,使“邊界”不清晰,才導致某些人得寸進尺,以至於置法律於不顧,竟敢用腳踹他的家門,已經到了踐踏他的尊嚴的地步了。

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你當然可以做一個好人,但別做老好人,否則的話,你就可能陷入困擾,身心不安。

記住,你的時間、耐性和金錢是由你做主的,你有權選擇和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

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的思考

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

自我壓抑,習慣性討好,沒有界限,拼命付出……如果你有以上表現,那麼很可能是你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把對外的不滿轉向了自身進行“自我攻擊”,沒有很好的活出自己的“攻擊性”。

這裡的“攻擊性”並非是破壞性的,而是代表著中性的原始的生命力。有滋養的“攻擊性”,不是要有意傷害別人,也不是要傷害自己,而是合理的表達,果斷出手,帶著善意卻不失鋒芒。

職場中你是領導眼中能耐勞耐勞的人,你是大眾眼中有求必應的大好人,你是親朋好友眼中的救火員。

自以為自己擅長讓別人高興,其實你這種沒有“攻擊性”的善良,實際上是在透支自己,如果有一天你滿足不了別人的願望了,他們就有可能對你反目成仇。

大衣哥朱之文又何嘗不是?成名後的朱之文,為家鄉修路,建幼兒園,買健身器材,但村民們不但不說他的好,還抱怨說,路修好了有什麼用?給我們每人買輛車,再給1萬塊錢,村上人才會說他好;就連村支書也說:“村裡建學校,他一分錢都沒給。”

為什麼那些得到幫助和恩惠的人,不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變得如此之惡呢?這是一種經濟學上的“邊際效應”。

什麼是“邊際效應”呢?

邊際效應:你第一次對他幫助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隨著次數的增加他會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你停止了對他的幫助,他反而會心生埋怨。

你永遠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無論你多麼盡力,總會有人感到不滿,請記住,拒絕不等於虧欠。

對為難你的要求,還是越早拒絕越好,不然損害的就是你自己的生活。

真正在意你的人,不會沒有底線的向你索取;不斷向你索取的人,從來都沒有在意過你,又談何虧欠?

願你的善良帶點“攻擊性”: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的思考

結語:

善良我們用另一個詞來表達,就是“好人”,這件衣服穿上後會帶來某種安全感,但這是虛假的安全,內心的匱乏沒有停止過。真正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直面內心的軟弱以及人性的黑暗,並從中成長。

柏邦妮說:“善良是很珍貴的,但是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就是軟弱。”

願我們的善良長出牙齒,帶點“攻擊性”,既有善意又不失鋒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