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人生有“三戒”,“三戒”三道坎。《菜根譚》(83)

澹泊之守,須從穠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菜根譚》裡的這句話大意是說一個人是不是有淡泊寧靜的志向,必須要經過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的生活的檢驗才能看出來,而一個人有沒有鎮定如一的節操,也需要經過紛紛擾擾的環境才能驗證。

些許感悟與君分享:

慾望是一塊試金石。有人說一個男人如果沒有經過金錢名利的考驗,沒有經過美色權勢的誘惑,談人品都是對自己的誤會,此話頗有道理。

漫漫人生路,誘惑何其多。

孔子說過,人生有“三戒”:青春年少戒之色、人到中年戒之爭、古稀之年戒之得。少年時代,柯爾蒙分泌旺盛,自然就異性相吸,但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致使慾望氾濫成災,最終傷了身體,毀了前程;人到壯年,為了事業、名譽和地位,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爭強鬥狠,伸腳使絆、栽贓挖坑無所不用其極,即使取得了利益卻也茫了前途、迷了心智;人到老年,本應該釋然放下,有些人卻 攥緊金錢權勢地位不放手,“59”歲現象頻發,要知道,攥上拳頭,手心裡什麼也沒有,伸開手掌,你可以擁有全世界,可惜的是有些人直到曲終人散閉上眼也沒明白這個道理。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著名的“糖果實驗”,把幾十名三四歲的兒童帶到一個房間,每人面前的餐桌上都放有一塊糖果,老師說:這是一塊非常好吃的糖果,但是老師要出去一會,老師回來之前誰都不要吃,聽老師話不吃糖果的孩子,老師回來後會再獎勵一塊同樣的糖果,說完這句話老師就走出了房間偷偷觀察房間裡孩子們的表現。只見有的兒童迫不及待地吃起了糖果,有的孩子哈喇子都流出來了但是堅持不吃糖果,還有的孩子為了拒絕糖果的誘惑故意把頭轉向了別的方向。實驗並沒有結束,心理學家跟蹤這一組孩子長達幾十年,發展:能夠拒絕糖果的誘惑的孩子在各行各業大都成為了領軍人物,而那些沒能夠經受住糖果誘惑的孩子大都表現平平。人拒絕誘惑的能力越強,自律性就越強,這樣的人更容易做出一番事業來。

“三戒”如同人生三個關隘,無論青年、中年還是老年,各有各的慾望各有各的坎,闖過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成為人生的贏家;把握不住內心,便是拿了一張不合格的人生答卷,少年、中年和老年,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有溝坎,都會翻船,經常“三省吾身”、時刻提醒自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認認真真走好人生每一步,才能夠既讀得懂風花雪月,又走得出滄海桑田。

孔子說:人生有“三戒”,“三戒”三道坎。《菜根譚》(83)


孔子說:人生有“三戒”,“三戒”三道坎。《菜根譚》(83)


孔子說:人生有“三戒”,“三戒”三道坎。《菜根譚》(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