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20章:我獨異於人。最像詩的一章,做事發心要正確

唯之與阿①,相去幾何②?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③,其未央哉④!眾人熙熙⑤,如享太牢⑥,如春登臺。我獨泊兮⑦,其未兆⑧;沌(dǜn)沌兮⑨,如嬰兒之未孩⑩;儽儽(lěi)兮⑪,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⑫,我獨悶悶⑬。澹(dàn)兮其若海⑭,飂(liǎo)兮若無止⑮。眾人皆有以⑯,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註解:

①唯:誠懇的應諾聲。阿:逢迎的應對聲音。

②幾何:多少。

③荒兮:無邊無際,形容其大。

④央:完結的意思。

⑤熙熙:快樂的樣子。

⑥太牢:古代代帝王祭祀時豐盛的筵席(有牛、羊、豬)。

⑦泊兮:渾樸、淡泊的意思。

⑧兆:徵兆,跡象的意思。

⑨沌沌(dùn):不清楚。

⑩孩:嬰兒的笑聲。

⑪儽儽(liǎo):疲倦的樣子。儽,通“累”。

⑫察察:苛刻之意。

⑬悶悶:昏濁,不清楚的意思。

⑭澹(dàn):遼闊、遼遠的意思。

⑮飂(liǎo):狂暴的風。

⑯以:在這裡作“用”字解。也有“能耐”意。

應諾和呵斥,相差有多遠?美好和醜惡,相差有多遠?別人所畏懼的,自己也不可不畏懼。精神領域開闊啊,好像沒有盡頭的樣子。眾人欣喜若狂,就像參加盛大的宴會享受豐盛的筵席,又像春和日麗之時登上高臺觀賞仲春的美景。而我卻獨自淡泊寧靜,無動於衷。混混沌沌啊,有如初生的嬰兒連笑也不會笑。疲倦閒散啊,或像長途跋涉的遊子還沒有歸宿。眾人的東西多得用不完,我卻什麼也沒有。我真是愚人心腸啊,混沌無知。當別人都光耀自炫的時候,只有我昏昏昧昧;當別人都精明靈巧的時候,只有我無所識別。茫茫無邊啊,像遼闊的大海沒有止境;洶湧澎湃啊,如肆虐的狂風橫掃萬里。眾人好像都很有作為,只有我顯得愚昧笨拙。我和眾人如此與眾不同,因為我以守“道”為貴。

《道德經》第20章:我獨異於人。最像詩的一章,做事發心要正確

宋亞非作品

解讀:

本章是老子的思想獨白,也是老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堪稱本書的靈魂。同時,本章在文字風格上也與其他章節有所不同,老子以詩一般的語言對甘守無為的道理進行了深刻剖析。

老子在開篇就提出疑問:“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唯”是唯諾順從從的意思;“阿”是呵斥,引申為反對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順從和反對有多大的距離呢?“善之與惡,相去若何?”意思是:善良和邪惡能有多大的距離呢?僅在一念之間罷了。

在常人看來,美和醜是對立的概念,人們普遍偏愛美好的事物,而討厭醜惡的事物。受這種想法的驅使,人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當追求得到滿足時就欣喜若狂,而一旦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就沮喪鬱悶。得道之人則不同,他們心目中無美和醜的區別,一切順應自然,決不刻意追求什麼,也就無所謂得和失,也就不會有痛苦和煩惱了。如果一個人整日悶悶不樂,這不但是一種最殘酷的自我折磨,而且會影響別人的心情。帶著憂愁和煩惱生活的人,其人生的幸福感也必將大打折扣。試想一下,這樣的人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

太在意外物,心就會出現起伏,氣血就沒法通調

古代有一位將軍,能征善戰,打仗從來不害怕。有一天,他在家裡玩瓷器古董,這古董差點兒掉地上,還好他一手接住了。當時,將軍的心怦怦直跳,臉上全是汗,於是他想:我能征善戰,久經沙場,從來沒被嚇成這樣過,為什麼這一個小小的瓷器居然把我給嚇成這樣?

隨即,他恍然大悟:原來我的心太在意這個瓷器了,覺得它太珍貴了,我的心被它奴役了。於是將軍把瓷器啪的一聲給摔碎了,心神又收回來了,為什麼?因為不在意它了,所以不會受它驚嚇了。

太在意外物的時候,患得患失之間就會出現喜、怒、憂、思、悲、恐、驚,您的心就會出現起伏,這時候氣血就沒法通調。很多老中醫淡泊名利,“我獨頑以鄙”,家裡擺設非常簡單,他的心不為外界所奴役,所以氣血通調。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您能進入這種“我獨頑以鄙”的狀態,您的領導境界就很高了。

之前有新聞說華為任正非,居然半夜在上海的虹橋機場打出租車!一年營收幾千億的大企業老闆,正常情況下到哪兒出差都會有當地分公司的專車來接,從貴賓通道出來直接上車,那都是前呼後擁著走的——這是大老闆應該有的排場,但是任正非出門竟然自己打車。

後來有網友又貼出任正非在擺渡車上的照片,擺渡車座位很少,乘客要站在那兒扶著欄杆。大家又想了,難道任正非不買頭等艙機票嗎?難道就沒有人來接他嗎?怎麼自己坐擺渡車呢?後來任正非解釋說,因為有下屬在坐擺渡車,他一看到很有意思,就跟著一起坐了。您看人家一點兒架子沒有。

又有網友貼出任正非在華為食堂裡自己打飯的照片。大家更是議論紛紛,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很多領導是吃小灶的,然而任正非這樣的大公司老闆,卻跟員工一起到食堂打飯吃。華為員工反映,任正非平時就是這樣的。

這就是“我獨頑以鄙”,我就保持一個本真、原始的狀態,我原來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並不能因為財富、地位的改變,我的位置就改變,這樣的人才能做大事。那種一到領導崗位就把自己擺在很高位置的人,跟員工拉開了距離,員工就很難真心追隨您。所以,任正非的這種領導者品性,絕對可圈可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請記住做事的發心不同,結果往往偏差甚大,不要小覷精神世界的力量,它是無形的,亦是無窮的。就像風,看似無形卻有改變地貌,影響氣候的力量。再比如引力,看似無形,卻可以吞山河,造地震,弄潮汐。所以做事要注意發心,你在遇到困難時,遇到挫折和坎坷時,發心深刻的影響著你的選擇和決策,並決定你是否堅持。

只要堅信,沒有任何一種付出是沒有回報的,只要你是真心付出,不需要刻意考慮回報,1000次的失敗也能換來第1001次的成功,而這一次成功,就可以對你的人生形成很大的改變。

所以老子講的是讓大家如何更從容、更好地做事,但絕不是不做事,不是說“眾人皆有餘”——我什麼都不做,我看透了。而是說“眾人皆有餘,我獨遺”,就這一句話,老子把兩種管理境界點得特別透。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會發現,做一件事的發心不同,結果會差異很大。如果做一件事,先想到的是做了這事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做的時候就打了折扣。同樣做一件事,如果這樣想,我有這個能力為大家多做點兒事,為大家好,那麼你一定做得很細緻、很熱情、很開心,別人也會感受到,大家反而能回饋給您更多,你做得也會愉快,而且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