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1.4亿人交公积金,它应该取消吗?

我们买房子的初衷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是为了住的舒服,有的是因为离工作地点近,有的是因为周边商业医院的配套齐全,有人是因为结婚刚需,还有人为了倒卖赚钱。记得在好多年前,那时候城市住房人均面积只有5.7平,但现在已经是37平了,从数据看,好像是每个人都有房,住的空间也很好,但事实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崛起,整个市场买房的人已经形成“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这个37平里面,还包括了持有多套房的人,就像80%财富在20%人手中一样,这个平均值其实参考的意义不大。

全国仅1.4亿人交公积金,它应该取消吗?

房地产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二十多年从几千平方米飞速扩张到17亿平方米,房地产的成长速度和规模真的是个奇迹。但问题是,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住房贷款的金额增加17.7万亿,但是这些都是多套房才提上去的。到了2018年多套住房贷款比重上升至66%,这里面空置的就占了47%。而且我们从城市购房目的来说,投资目的占了58.2%,改善生活质量的为26.7%,真正刚需首套房的却只有15.1%。不管争议如何,真正需要住房的人都被高房价“赶”出了市场。那么2020楼市将会如何?央行的文件发布,房地产“细则”将迎来变化。

全国仅1.4亿人交公积金,它应该取消吗?

如果公积金的取消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有着什么意义?减负还是变相减薪?这是1.4亿人关心的问题。

近来,许多企业纷纷复工。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回到之前的样子还是有些困难。这时候原重庆市市长、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主任黄奇帆发言:他提出了“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引发激烈讨论。在他看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住房贷款基本都是由商业银行来提供,公积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了,取消公积金可以减低用工成本12%。说到公积金,最尴尬的一点就是说白了,低收入家庭本就买不起房,他们还要扣除钱以低利率的形式借给了买得起房的家庭。这里以减轻负担的名义把它放在这个事件的背景下是正确的。

全国仅1.4亿人交公积金,它应该取消吗?

不过,黄奇帆所说的降低成本我认为并不正确。因为取消公积金制度,企业成本是减少了,但对员工来说是什么?这就是降低福利待遇。毕竟,建立公积金制度以来,中等收入员工确实提高了购房的比例。单这几年房价的飞涨,公积金那些钱与房产总价来说,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如果取消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根据公积金年报数据,2018年,全国共有约5200万人提取公积金1.47万亿元用于住房租赁、装修等,其中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250多万户,提取金额10.2万元。

作为“廉价货币”,与商业贷款比较,公积金还是有很多优势。比如贷款30万元,用二十年算,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商业与公积金最后利息差额接近6万元,也不是小数目了。所以是,公积金取消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根据城市发展程度来计算好些,像大城市数百万的住房来说公积金也就算个心里安慰。但如果你不买房,把这个当成一种员工福利,能取出的钱也不多,在账户里面也只会贬值。

全国仅1.4亿人交公积金,它应该取消吗?

在疫情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提供了公积金支持政策: 6月底前不能按时还款的,不做逾期处理,还保证员工提取。尽管在不断上涨的房价面前,公积金不值一提,但5万亿的公积金也不能放着不用。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让房子回归住房属性是主要目标,当房价进入稳定后,房地产市场的规则自然会越理越顺。所以对于省会、发达城市来说,有很多人愿意买房,但公积金能“惹得起”的房价实在太少了,所以人们更加关注贷款利率。对于更多的三四线城市来说,能够缴纳公积金的单位不多,更不用说用来激发购房需求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挑房、选房、买房、投资……

关注我,给你最真实的云南房屋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