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三百年框架

前段時間聽到一個詞:框架。

傳課上一個老師講到學什麼都要有框架。

當時很受用,於是回來理了下經濟學三百年的框架

前世:家庭管理學

公元前四五世紀,有個叫色諾芬的人,師從蘇格拉底,寫了一本《經濟論》,書中主要講述一個優秀的主人應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財產。

在經濟學誕生前,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我們只能找到諸如色諾芬這一類家庭管理的經濟類書籍。

直到一個法國人發明了政治經濟學

誕生:政治經濟學

1615年,一個叫蒙克萊田的法國人寫了一本名為《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的書並正式發表。

從此經濟學從微觀經濟學跨入了宏觀經濟學,經濟學真正意義上成為一門學科。

在此後,無數的學者開始投入了經濟學的研究,給我們開啟了經濟學300年。

古典主義:重農主義、重商主義

經濟學有了正式的名稱之後,開始迅速伸展它的幼嫩枝葉。

在法國,柯爾培爾把重商主義發展到了極端,由此孕育了既重視商業,但更重視農業的布阿吉爾貝爾,並最後醞釀出了一個以宮廷御醫魁奈為首,包括財政部長杜爾閣在內的重要學派,既重農學派。

在英國,重商主義盛行,其中最著名的重商主義者就是托馬斯·孟

新古典主義:大師的誕生,鉅作《國富論》

1776年,在英國發生了一件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

一位年逾不惑的大學教授亞當·斯密,發表了他的經濟學處女作,即《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國富論》。

猶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這一著作震驚了世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經濟學的經典之作。

亞當·斯密躲在他的小樓裡潛心研究了10個寒暑,總結出:冥冥之中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縱著社會經濟。

此後,經濟學一隻沿著亞當·斯密的思想前行。

在亞當·斯密之後是大衛·李嘉圖,形成了李嘉圖學派。

1870年,經濟學上發生了所謂的“邊際主義革命。“代表人物有:英國人威廉·斯坦利·傑文斯、奧地利人卡爾·門格爾、瑞士人萊昂·瓦爾拉。最後發展為瑞典學派。

凱恩斯革命

凱恩斯之前我們都稱為古典經濟學,但是凱恩是並不是古典經濟學的分界線。

阿爾佛雷德·馬歇爾才是分界線,他整合了整個古典經濟學,也給古典經濟學畫上了句號。

1936年,在馬歇爾學說的薰陶下成長起來的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這部書並不厚,一氣呵成,卻開創了經濟學的一個新時代。

隨後幾十年裡,凱恩斯學說幾乎成了世界所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

對此,人們稱之為凱恩斯革命。

但是凱恩斯主義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會導致經濟“滯脹”。

新自由主義:貨幣主義

“經濟滯脹”給新自由主義復興帶了機會,以弗裡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向正統的凱恩斯主義發起了猛烈攻擊。

至今在經濟學領域,享有盛名的“芝加哥學派“就是從這發源成長起來的。

里根經濟學

在所謂"里根經濟學"的背後,實際上是"供應學派 "作為經濟學理論基礎。

"供應學派"由美國經濟學家裘得·萬尼斯基在1975年命名。

除了裘得·萬尼斯基外,羅伯特·蒙代爾和亞瑟·拉弗爾是另外兩位極力推崇"供應學派"的經濟學家。

羅伯特·蒙代爾是著名加拿大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

亞瑟·拉弗爾是美國經濟學家、里根政府的經濟政策顧問團成員。

顧名思義,與凱恩斯傳統"需求"經濟理論相反,"供應學派"強調的是,"供應"與"需求"關係中的"供應"一邊,即"供應創造自身的需求"。

上世紀80年代,"供應學派"能夠得勢主要歸因於兩方面,

一是凱恩斯的需求理論在70年代的失敗,

二是具有保守理念的里根在美國政壇上得勢,"供應學派"下的減稅的經濟政策正好順應里根低稅收的價值觀和理念。

里根的偉大就在於他能用極通俗的話,並富有感情地將複雜的經濟學理論傳達給美國大眾,即減少稅收、刺激經濟、創造就業,通過經濟和財富的增量反而能在低稅率的前提下增加國家稅收,同時增加大眾的財富。

當時,美國的多數選民接受了減稅的"里根經濟學",是因為支持里根的選民在理念和直覺上對里根經濟政策有了認同。

經濟學300年,每個學派的興起都伴隨著經濟的起興衰

資本主義興起,推行重商主義。

日不落帝國的輝煌,背後是自由主義的興盛。

二戰後幾十年西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凱恩斯革命。

1981年,美國從經濟衰落中爬出來,里根經濟學重塑了美國。

從資本主義興起,經濟學300年,每個學派的興起都伴隨著經濟的興衰

其實特朗普如今面對的和當年里根的處境是如此雷同,一個要終結凱恩斯主義,一個要終結里根經濟學。

可惜最大的問題在於特朗普背後沒有一個經濟學派。

今天給大家理了一個時間線,下次我做一張表,把各個時期各學派的核心內容做一個對比,相信關於經濟學整體的框架大家會更明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