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戶均擁有1.5套住房!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信息?

或許大多數人,都有過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

中國央行最新發布了《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

揭秘:戶均擁有1.5套住房!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信息?

換言之,城裡的孩子,個個都已經是百萬富翁了。不過也有不少人在看了這份報告之後,都直呼拖了國家的後腿,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份報告背後向我們透露著什麼樣的信息?

首先第一點:為什麼網友覺得調查與實際不符?

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

揭秘:戶均擁有1.5套住房!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信息?

事實上,住房擁有率是個統計概念,一個家庭,無論在哪裡有房,只要父母有房而無論子女是否有房,都算是“擁有”住房,這就造成統計數據與實際感受的差異。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整體住房並不短缺,存在的是結構性失衡:個別大城市商品住房供應嚴重不足,而部分家庭則又佔據了過多房子。按照黃奇帆的說法,一套是基本居住,兩套是改善,到了第三套實際上進入炒作系統。以此來看,至少超過40%的家庭不再屬於剛需範疇,而超過10%的家庭則步入炒作範疇。

揭秘:戶均擁有1.5套住房!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信息?

再一個:從央行調查側面反映出什麼樣的樓市前景?

專家:當前,這種舊有思維要變一變了,以往大家都說,剛需是支撐房價的一個因素,但受疫情的影響,現在房價上漲是沒有邏輯的。從控制經濟風險角度講。房子具有“買漲不買跌”特性,要放開政策讓人們買房就得允許房價出現較明顯上升。如果放開限購、限貸政策,並且放寬銷售限價,允許導致投資性、改善性需求入市(疫情期間,許多家庭確實有改善住房條件、增大居住空間的意圖),勢必造成購房“追漲”,前期好不容易降下去的居民槓桿率再次提高。在經濟下行壓力整體較大的背景下,這無疑會給未來經濟風險埋下伏筆。

揭秘:戶均擁有1.5套住房!這份報告透露了什麼信息?

再加上國家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實施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開始,尤其,在2020年房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極其嚴重,經濟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國家仍三令五申地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等,這就說明國家正在努力實現房地產未來穩定健康發展的決心。所以,未來房價大漲或者大跌的概率都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對於供小於求一二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