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本片完成于1955年。导演阿伦·雷乃在浩劫结束的10年后受法国二战历史委员会所托,带着他的摄像机重访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虽然只有32分钟时长,但却带我们认识到了人类到底能够做出多邪恶的暴行。整个城市被阴霾笼罩:大片修建起来的集中营房排列整齐,大量犹太人被抓进集中营开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对人种进行分级,在皮肤上纹上编号,在衣服上缝制等级的徽章。疾病,饥饿,劳役使集中营尸体遍地。1942年希莱姆到访,奉行“破坏”政策,集中营难民进入更加悲惨的境遇,被药品公司买下用作实验。1945年,集中营人数倍增后已不堪负荷,成堆的尸体被推土机推入大坑掩埋却成功把观众带回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本片的解说词由诗人让·凯罗尔撰写,他曾是这座“人间炼狱”的亲历者。他用极具震撼力的语言结合雷乃的运镜让我们再次迫近那场罄竹难书的人祸。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德文中Nacht和Nebel分别代表着“夜”与“雾”,雷乃用这两个单词的首字母NN代指纳粹集中营中姓

“血已枯干,口已缄然。”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荒无人烟、杂草丛生。雷乃用缓慢的移动镜头记录着这里此时此刻不可思议的宁静,一排排整齐森严的纳粹建筑遗迹在晴朗的夏日里伫立。 但蓝天碧草终究掩盖不掉这里曾发生过的疯狂与屠戮。1933年,就是在这个年份一台标志为万字符的暴力机器轰然启动。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与时代的狂热与蒙昧媾和。七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建成,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被塞进一节节闭塞的车厢,在夜晚的雾霭中与亲人诀别。那时的他们中万万不会想到自己即将去的是但丁也难以描绘的人间炼狱。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清洁就是健康,工作就是自由。“”每个人都有应得的权利。“”寄生虫意味着死亡。”雷乃用摇拍镜头将如今集中营里如鸡笼般的空床、带刺的铁丝网、破旧的焚化炉等静物与十年前同样场景下的黑白照片一一加以对比,照片中囚犯们在党卫军激昂的口号下被迫劳作、被迫剃头、被迫用编号代替姓名,丧失人类的身份。而回到现实中,发生过这些暴行的场所却静默无比,导演成功用可怖的事实反驳着现今的空旷。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在集中营的外围,党卫军军官们却构建了一个设施完善的“城市”。他们与家人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军官太太们对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暴行恍若未闻。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纳粹修建的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劳动集中营还保留了歌德曾在那里种下的橡树,围绕着这颗代表着德国昔日荣光的橡树发生着的暴行,是对歌德的自由时代最大的背叛。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身体可以被杀死,但思想不会。人类对自由的渴求与对压迫的抵抗在任何时代从未被泯灭。正是集中营里那些勇敢的人不惜一切代价用笔记录下纳粹的暴行,才让后代们能清晰地了解人类曾犯下的愚蠢。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记忆与遗忘是阿伦·雷乃的影像所表达的永恒主题。他寻着过往夜晚无辜犹太人在地狱的凄泣,让我们隔着历史的雾气逼近大屠杀的真相。但我们窥见的毕竟是庞大事实的一角,雷乃害怕当年更多的恶行会随着时间被我们遗忘。影片最后,受审的纳粹高官在法庭上纷纷表示他们不应该对大屠杀负责,唯一提出异议的是画外音凯罗尔:“那么究竟谁该对此负责呢?”是啊,在战争的摧毁下,全世界何止九百万生灵遭到涂炭。他们的死是人类集体晦暗的记忆,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永不忘却、以史为鉴。

血已干了,舌头已沉默《夜与雾》

画面中黑与白的色彩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堆积如山的女人的头发,用尸体做成的肥皂,还有一张张印有mark的人皮。影片警醒世人:战争已经平息,但我们不能闭上眼睛,营周围的检阅广场上重新长出青草,被遗忘似的村庄依然危机重重,火葬场已废置了,纳粹的罪恶已成为如今孩子们的戏剧,900万阴魂游荡在这郊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