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批發市場縱火陳案:城市擴調倒逼下的急迫與慌亂

鄭州批發市場縱火陳案:城市擴調倒逼下的急迫與慌亂

“失火了!”

2017年2月25日晚7點多,鄭州京廣路鞋城的商戶張雲龍(化名)突然注意到,不遠處的新圃街與新圃東街交叉口,一串火光正劃破低垂的夜幕,熊熊大火伴隨著濃煙升騰上空,此起彼伏的消防車警報聲不斷響起。

張雲龍立即想起,那個位置附近,是他們這些鞋城商戶專門存放貨品的倉庫。他趕到現場後發現,起火的倉庫位於新圃東街5號院,與鐵道安業家園小區僅一牆之隔。鐵道安業家園小區的居民們也在現場抱怨說,大火把自家的空調主機、窗戶玻璃都燒燬了。

當時的張雲龍不會想到,那是一場蓄謀多日的人為大火。

2020年3月27日,鄭州市紀委監委官方公號“清風鄭州”發佈通告稱,鄭州百榮世貿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原總經理耿貴勤(副縣級)夥同他人故意放火,焚燒他人財物,危害公共安全,其行為已構成放火罪。經鄭州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給予耿貴勤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張雲龍更不會想到,這起人為縱火案背後竟與一座城市的規劃大戰略相關。

馬路市場的興盛與困擾

作為一座因京廣、隴海兩大鐵路線交會而興起的城市,鄭州藉助交通優勢逐漸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商貿城市,也因此,於鄭州而言,批發市場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1997年5月,國務院將鄭州市批准為“全國商貿中心改革試點城市”,隨後,鄭州的商品流通和批發市場開始了新的征程,這不僅帶動了鄭州市的發展,也孕育出不少隱形富翁。

“商貿、批發已經成為鄭州的一大支柱產業。”早在2012年,當地官員便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採訪時說。當時,鄭州僅建材市場便有近41個,此外,還有27個紡織服裝市場,加上其他諸如箱包鞋業、副食品以及小商品、電子市場,鄭州市內共有177個商品批發市場。

其中,僅張雲龍所在的京廣路鞋城商圈內,便密集分佈著京廣路國際鞋城、盛祥鞋城、合盛商貿城、現代童鞋城、路華大廈(鞋城)等多個鞋業批發市場,由此而形成的京廣路鞋城商圈,巔峰時期的年銷售額高達20億元,一躍成為與石家莊的華北鞋城、瀋陽鞋城並列的全國鞋業三大批發市場之一。

以鄭州火車站為中心的服裝商圈,雖然佔地面積僅1.5平方公里,卻聚集了近3萬商戶,每年銷往全國各地的服裝高達10億件,日均營業額3.3億,先後誕生出銀基商貿城、世貿商城和錦榮商貿城等數十個服裝批發市場,進而與廣州白馬、杭州四季青、北京大紅門並列成為國內四大服裝批發市場。

郑州批发市场纵火陈案:城市扩调倒逼下的急迫与慌乱

但是,伴隨著大量人口湧入,以及批發市場進出貨量的增加,這些遍佈鄭州市中心城區的批發市場,也開始不斷引起周邊居民的投訴與不滿。

位於鄭州市緯三路的水產批發市場,曾是周邊居民的主要海鮮、水產採購地之一,但每日久散不去的惡臭,也讓周邊居民痛苦不已,“出門臭烘烘、天天亂騰騰”,讓他們頭疼不已。

張雲龍所在的京廣路鞋城商圈,也曾多次引起周邊居民反感。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鞋類批發集散地,京廣路鞋城商圈扼守著航海路和京廣路兩大交通要道,每天各種機動車、人力車以及堆放在馬路兩邊如山的貨物,都讓這裡的交通狀況一片混亂。

上文提及的曾被人為縱火的新圃街兩側,數百米的距離內,便曾聚集著五六十家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堆積如山的貨物、亂停亂放等著卸貨的貨車、佔道經營的商戶,讓這裡大小交通事故不斷,甚至火災事故也時有發生。

“半夜你正睡著覺,貨車卻開始卸貨了,‘咕咕咚咚’幾聲響,一米長的箱子就從5米高的大貨車車廂裡被扔出來。想想就煩死了。”在新圃街一個小區居住的王先生回憶起當年的境遇,至今仍苦不堪言,“一些家裡有老人、學生的鄰居,寧願到外面租房也不願回來住。”

“傳統模式下的商貿物流市場有礙於打造千億級新型商貿市場集群,更難構建新型現代化市場體系,已成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發展瓶頸。”4月1日上午,鄭州市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鄭州的前身是一個縣城,也因此,當時鄭州規劃的城市框架太小,之後,隨著隴海、京廣兩大鐵路幹線在鄭州交會,以及河南省將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當初的“縣級規劃”,在突然湧入的人口面前,變得擁堵不堪。

而且,由於當時鄭州並沒有規劃專門的市場,很多批發市場最初都是由一些最原始的馬路市場演變而來,甚至不少批發市場是由一些當地村民發起、管理,各方面的層次、檔次都比較低,環境髒亂差,還經常出現大小火災等安全隱患,這些,都與鄭州的城市發展不配套。

“最關鍵的是,(這些批發市場)大多集中在主城區”,他說,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市場周邊,每天貨車、小板車不斷,喇叭聲、鳴笛聲此起彼伏,周邊群眾意見很大,周邊的城市道路也因此變得特別堵塞。

而最終推動鄭州決定將批發市場外遷的另一個因素,則是“老城區的人口密度太大了,想把鄭州的城市框架擴大。”

被“逼”出來的縱火案

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以及鄭州市城市形象提升的需求,2012年,鄭州市終於開始下定決心,準備向遍佈城區的數百個大小批發市場出手了。

2012年6月,鄭州市“為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優化商品交易批發市場集聚區佈局,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完善市場管理體系,促進商品交易批發市場與鄭州都市區建設協調發展”,開始向各下屬單位下發《關於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市場外遷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決心以打造“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在國內有輻射力、對國內外資源有整合力”的現代化市場體系為目標,以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改善市場經營環境為目的,通過4年的努力,完成中心城區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外遷工作。

根據該實施意見,這些批發市場外遷後,將被根據行業屬性,分別打造成為服裝、建材、汽車、鋼材、農產品等十多個市場集聚區,最終形成佔地約54平方公里的“一區兩翼”,所謂“一區”,即交易批發市場綜合集聚區,是以鄭州南部區域為核心,佔地3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市場外遷的主要承接地,以食品、藥品等生活消費品市場和工業生產資料市場為主;“兩翼”則分別指佈局在鄭州東郊的汽車產業園、富士康電子產品交易市場以及佈局在西郊的傢俱、農產品等批發市場。

為了推進新建批發市場建設,鄭州市又分別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華南城、香港金馬凱旋集團、北京金源百榮集團等企業。

但最初的外遷工作開展得並不順利。盤根錯節的利益鏈條,以及數百萬經營商戶對生活、生意的不同訴求,讓最初的批發市場外遷工作充滿了艱難。

其中一個阻力,來自這些批發市場所在轄區、辦事處。“有些批發市場,一個攤位一年的租金收入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一旦市場外遷,轄區的財政收入就會大幅度減少。”上述要求匿名的官員說,為了避免這種狀況,最初,一些轄區對批發市場外遷工作也不積極,甚至暗中阻撓拆遷,這些,都讓最初的批發市場外遷工作進展緩慢。

之後,隨著鄭州市政府層面的強力推進,甚至將批發市場的外遷進度作為官員政績與懲罰的一部分後,一些轄區、辦事處才開始行動起來。

郑州批发市场纵火陈案:城市扩调倒逼下的急迫与慌乱

不過,來自市場乃至商戶的阻力隨之而來,一些批發市場、商戶甚至因此與前來動員的政府工作人員發生了衝突。

由河南省盛祥置業有限公司興建的金盛國際鞋城(下稱“盛祥鞋城”)便是其中之一,盛祥鞋城於1993年開建,是整個京廣路鞋城商圈建設較早的鞋業批發市場之一,總佔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

瞅著外遷截止日期臨近,已經就任鄭州百榮世貿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耿貴勤,坐在辦公室發起了愁,一場令人震驚的縱火案由此開啟醞釀。

2014年底建成的鄭州百榮世貿商城是一個佔地3000餘畝、總投資逾260億元的專業批發市場,因距離京廣路鞋城商圈的直線距離最近,很快被指定為商圈內數十個鞋業批發市場的主要外遷承接地之一。

鄭州百榮世貿商城是由鄭州市市場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與北京金源百榮集團、鄭州百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約的合作項目。鄭州市市場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鄭州市政府直接注資、受鄭州市國資委與鄭州市市場發展局雙重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於2013年5月31日正式掛牌運營。自成立之初,該公司就被賦予了“藉助鄭州市中心城區市場外遷的契機,通過市場開發項目的運作,採取聯合開發或自行開發等多種模式建設市場,加快推進鄭州市建設‘在國內有競爭力、在國際有影響力、對國內外資源有整合力’市場體系”的重任。

就任鄭州百榮世貿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之前,耿貴勤曾一直擔任鄭州市市場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更早之前,他的職務是鄭州市市場發展局金水市場中心主任。

由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做出的《耿貴勤、袁彥東放火一審刑事判決書》詳細記載了當時的過程:

2017年2月23日下午,耿貴勤把鄭州百榮世貿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袁彥東叫到辦公室,對他抱怨說,目前鄭州百榮世貿商城的狀況不好(新鞋城建成沒有商戶來),想想辦法,放把火還是怎麼樣,把老鞋城那邊的人往這邊趕趕。“要是能著個火,冒個煙就好了,好加快一下商戶搬遷”。

袁彥東隨即給自己老家的侄子袁紀偉打了電話,當天就初步確定了縱火方案。

2月25日晚,袁紀偉、鄭博、康瑞東、張健四人在經過新圃街與新圃東街交叉口一個鞋城倉庫時,將汽油潑灑在倉庫門前堆放的貨物紙箱上,並用打火機點燃汽油,火勢開始蔓延時候,四人迅速遁逃回老家,火災最終造成倉庫內外價值97781元的物品被損毀。

做大城市框架

不過,令耿貴勤意外的是,此次縱火案並沒有加快京廣路鞋城商圈的外遷,反而引起一些商戶的反感。

已經在京廣路鞋城商圈從事鞋業批發近十年的張雲龍說,經過這一番折騰,本來準備外遷到鄭州百榮世貿商城的一些商戶,乾脆開始抵制起來,一些商戶選擇了繼續做“釘子戶”,另一些商戶則遷往了附近京莎廣場等地。

最終,鄭州百榮世貿商城也不再將承接鞋業商戶作為重點方向,轉而與華中食品城合作,將該批發市場的酒水、食品商戶承接過去,成為中原最大的酒水食品批發市場之一。

隨著鄭州市中心城區大多數批發市場的外遷,當地也開始將原批發市場的經營場地開發利用,位於鄭州市中州大道與航海路口西南角的鄭州摩托城,如今被開發成為公交樞紐場站;位於鄭州市淮河路的建材批發市場,則被開發成為房地產;位於鄭州市西郊的紡織大世界搬遷後,原址修建起了地鐵5號線;位於鄭州市北環的天榮汽配城南區商戶搬遷後,原址被劃入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金水區塊,被建設成為總部經濟集聚核心區……

數據顯示,自市場外遷工作啟動以來,鄭州市已完成外遷和提升改造的市場258家,騰出土地3萬餘畝,規劃的“一區兩翼”十大市場集聚區全部開工建設,開建總面積1728.6萬平方米(建成總面積1271.5萬平方米),累計投資總額約649.37億元,開業總面積735.8萬平方米,入駐商戶7萬餘家,市場集聚效應和轉型升級效果初步顯現。

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外遷工作的成績,也更堅定了鄭州做大城市框架的決心。2019年4月,鄭州市在初步完成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外遷工作後,又專門下發《鄭州市商貿市場提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開始實施一項名為“大圍合區域市場外遷”的新計劃,準備將位於鄭州四環、五環的中原第一城、萬客隆傢俱城以及鄭州信基調味品城、經開鋁材市場都外遷出去,進一步推動鄭州的批發市場“出城”、完善鄭州市場規劃佈局,將鄭州商貿市場打造成為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和“買全球、賣全球”的現代化商貿市場體系。

隨著大量批發市場的外遷並逐漸形成集約化的市場集群,前往批發、採購的客戶也開始感受到方便。

“批發市場外遷,優化了時間和精力,也減少了交通擁堵。”在位於鄭州南部的建材產業園,正在採購建材的客戶劉先生說,自己開了一家裝修公司,以前,他採購一批建材要先從南三環跑幾十公里到北三環,然後,如果在北三環沒有買到中意的,又得奔波到東三環,甚至為了一兩件商品不得不跑遍全城,一天下來筋疲力盡,現在,他在一個產業園基本都能買齊了。

而當年的縱火案涉案者,則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017年12月29日,涉案的耿貴勤、袁彥東以及袁紀偉等人被鄭州鐵路運輸法院分別判刑,其中耿貴勤、袁彥東因犯放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2020年3月27日,鄭州市紀委監委宣佈,給予耿貴勤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