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有人都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侣生活。

梦里一盏灯,一匹布,一瓦遮天,互为连理,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无论时过境迁,当我暮然回首,你还在,人未老,时光已过,岁月静好。

日子虽为清苦却是梦中最美好的爱情。

但这终究只是梦一场,到头来还是大梦一场空,孤雁已纷飞,却独留我一人。

我们敌不过宿命的安排,生离死别的难忍,当往事都已随风飘散,唯有提笔将其记录于此,名为《浮生六记》。

这本书是由清代文学家沈复为悼念亡妻芸娘而写,主要记载了自己与妻子的“布衣饭菜,可乐终身”的平凡生活。

(一)得一贤妻,三生幸事

林语堂先生说: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但在通读全篇后,我觉得还需在此加一定语,应该是中国男人心中最可爱的女人。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芸的出身虽清贫,坎坷,却生性善良贤淑。

为人妻者心系夫君,凛然大义;为人母者,循循善诱,知爱知教;为人妇者,必恭必敬,孝思不匮。

她做到了为人妻者应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但她的最可贵之处在于,风雅性感之后的缄默沉静和永不停歇的温柔。

1·初见芸娘

沈郎与芸娘的故事始于乾隆四十年间,那年他们还是稚嫩的孩童,并不懂何为相濡以沫?何为天偶佳成?

更未曾想他们的爱情佳音会流传百年,至今依然成为读者们羡慕的对象。

那年,芸年方十三,正当豆蔻年华,沈复初见芸便感叹她才思隽秀,心意投注,不能释怀,便告知母亲:

“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果然第一眼就心动的人,真的会喜欢很久很久。

初次倾心,再见痴心,此时沈复已对芸产生深深的爱慕之意,缘起此刻,一眼便定了终生。

而芸又何尝不是?对于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而言,懵懂之时,尚不懂爱情,但心中的情花已悄悄盛开……

2·心照不宣

都说爱是相互的,在了解了沈复的心意之后,芸也在不知不觉中关心着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夫婿的男孩。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一日,沈复送亲友至城外,回来时已是三更十分,肚子稍感饥饿,而芸一直牵挂着沈复,便已早早藏好了温粥和小菜以供充饥。

此事还曾遭到了堂兄的嘲笑,芸娘无奈羞红脸,躲在闺房之内不肯出去见人。

这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是纯真又美好的,那年沈郎和芸娘在青涩中相遇,执子之手,欲想共度余生。

当时他们还尚未成亲,却已心系对方。

3·为君解忧

其实,芸娘对沈复的用心远不止这些。

她总是在无言之中,默默付出,不惊不扰,此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那是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二,那天正是沈复和芸娘成婚之日。

初为夫妻的二人,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怦然心动的暧昧气息。

揭了头巾,两人相视嫣然,并肩夜膳。

只见芸娘眉似新月,双目含羞,眉宇之间暗含着羞涩与温柔,让沈复眷恋万分。

用膳之时,沈复才得知,从当年自己出水痘开始,芸娘就便开始食斋,一直坚持了很多年,直至今日,两人结为夫妻。

沈复意识到,这些年芸娘为他的付出,十分感动,心里衍生的悸动,却无法言表。

或许,芸娘只是想以微薄的绵力来帮助沈郎,因为她深知自己今后并不是一人前行,就像泰戈尔所说:

“对于世界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个人来说,你可能是全世界”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种相互依偎,守望相助的暖暖爱情一直是天下有情人所向往的。

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二)志趣相投,携手同行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沈复和芸将生活中的平凡活成了乐趣,即不刻意追求,亦不刻意掩饰,真真切切,安逸享乐。

自始至终,一直以一个凡人的姿态来品读人生的命运,笑看落花无情,静观流水潺潺。

时而,夫妻二人窗前并坐,静观月色,一壶小酒,一道烛光,畅谈人生,如此甚好。

这等生活美学虽无奢豪却不乏味,一直是他们所向往的爱情。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年七月,正值酷暑燥热天气,他们便迁至附近老妇人的宅院暂住避暑。

老妇人夫妇十分热情好客,乐善好施,与沈复和芸娘二人相处的也是十分轻松愉快。

闲时柳荫深处钓鱼,郎情妾意;傍晚时又登山观望,晚霞夕阳;日落时对月欢饮,酒足饭饱……

夜深了,长篱庭院,坐着几口人家,背倚相靠,听着老人们谈论因果报应,闲话家常,几乎不觉身居城市矣。

与老妇人一家相处的这段时光里少了世间的纷扰,少了人心的叵测,多了内心的畅快,与平静。

如此良辰美景,让人无限忘怀,心生留恋。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林语堂先生说:

“我真诚的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的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他们夫妻朝夕相处,伉俪情深,在沈复看来,人世万般欢乐,莫过于此。

沈复和芸的欢乐生活不只有闲情逸致,更多的是两人有数不尽的话题,和相互碰撞了产生的有趣灵魂……

那年庙会正赶上中秋节,庙市里花团锦簇,闪耀的玻璃灯犹如星空般璀璨耀眼。

来来往往,应接不暇,有人吹奏笙箫;有人欢歌唱闹;有人品茶论道,谈画对诗。

一番活泼生气的场景,好不热闹。

沈复见到如此喧闹又繁华的景观,为之大喜,万分想同爱妻一起游玩。

可又碍于芸娘为妇人行之不便,便乔装将她打扮成男子模样,带去庙会,游遍万千景致。

初登庙会的芸如同久未嬉闹的孩童般欢快,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神采奕奕,一副乐而忘忧之意让她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芸的快乐很是简单,所谓的爱情也不过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无悲无喜,平淡此生,闲时与你共赏落日余晖,只愿与君此生共度白头。

(三)世事虽难料,吾生固有涯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蓦然回首曾经的花田月下,海枯石烂都已被时光深深定格在那段回忆里,纵使你有千般不舍也无可奈何。

曾经说好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又怎可失言,留我独自一人。

现在回想起沈复和芸娘二人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不由得揪心与感叹。

芸娘一生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欲望,她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

合家欢,万事顺,愿君如意喜满门。

如今看来,也是成为了一种奢望。

何为“恩爱夫妻不到头”说的可能就是沈复和芸娘吧。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年,芸娘已是病入膏肓,卧床不起。

弥留之际,芸娘说: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

回首“相识二十三年”,人生天地之间,恍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此生无憾”,也只因嫁得三白,寻得人间真谛,盼得人间烟火,耐得人间真情,何为常乐?如是而已。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嘉庆八年三月三十日芸娘已驾鹤西去,曾经的才子佳人,如今阴阳两隔,天各一方。

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沈复此时心已破碎,绵绵此恨,竟无尽头。

芸娘头七眚期,沈复看着爱妻生前所居住的房间,里面的摆列陈设宛然如往昔,而芸的音容却已杳然远去。

在这到处弥漫着芸的气息,沈复双眼空洞无力,呆呆的望着窗外,不禁伤心流泪,妄想能看见芸的魂魄,以缓相思之苦。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曾几何时,沈复和芸娘的心愿,等到白发苍颜之时一同游山玩水,畅享人生。

芸说:“若今生不得如愿,便期约来世。”

沈复说:“来世卿当做男子,我为女子,与你相伴相从,不离不舍。”

回想沈复与芸娘夫妻二人相互陪伴,琴瑟和鸣,可惜太空不作美,一切显得太过拂然。

世间疾苦,亦不得愿,维盼来生,与卿相会,共度前世的约定。

《浮生六记》: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柴米油盐酱醋茶

沈复和芸娘只不过是,这世间亿万分之一的普通夫妻罢了。

他们的婚姻生活十全九美,美中不足之处,就是芸娘香消玉殒,未能做到夫妻恩爱到白头。

沈复生性浪漫自由,钟爱“一曲高歌一樽酒,人独钓一江秋”的潇洒生活。

芸娘亦如是,生性温柔贤淑的她骨子里却隐藏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夫妻二人有着相似的爱好,相同的情感观念,追求着同等真理,这便是灵魂间的相互碰撞产生的巨大火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粗茶淡饭,寒衣箬布,便可相扶一生。

“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雪夜里,生暖炉,促足相依偎,静闻雪落无痕。”便是古人眼中最浪漫的爱情。

他们没有可歌可泣,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