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再牛逼的理想,也得有所行動。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


《當幸福來敲門》有句經典臺詞,爸爸在籃球場上對兒子說,”你有夢想的話,一定要去捍衛它”,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這個場景的前一畫面,爸爸對兒子說,“你能做什麼,不是由別人說能不能做,而是要聽從自己的內心能不能做”,是啊,心之所向,吾必所往。

你的夢想是什麼?現實又是那般?你的才華能不能支撐你的夢想?你的未來是否握在自己的手中?很多時候,我想這個答案是未知,是模糊的。

有的時候,我甚至開始懷疑以往的受教育階段出現了問題?我很難集中注意力,很難想到問題的深一層次,很難做出一個非常確定的行動。大腦中的邏輯辯證思維,讓我更加猶豫不決,往前走還是向後退,好像怎麼做都行。

我甚至發現我是一個極沒有主見的人,很多思路和觀點都是引用和複製別人的,當自己面臨重大抉擇時,一下子就慌了手腳,緊接著是,停滯或停止,一切回到最初的零點。我甚至發現我是一個極其麻木的人,對待親人冷漠嚴厲,對待不相識人又是謙虛殷勤,標準的兩面人,究其原因,可能是我骨子裡的不自信,懦弱無能的表現,“本事不大,脾氣不小”形容我最貼切不錯了。

我是一個愛做夢的人,我是一個極度崇拜“天上會掉餡餅”的井底之蛙,妄想攀上井沿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是一個骨子裡不服輸贏、手上捉襟見肘的低能者,我向往別人家的孩子,我向往一口吃成胖子的致勝法則,我喜歡躺在舒服的沙發上聽音樂、玩手機,我喜歡喝一杯濃茶度過一個又一個白晝……

就在我寫這段文字的同時,思路也是迷茫的,時不時蹦出的觀點也是差強人意。沒有一個特別核心的宗旨,也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總而言之,挫敗感、無助感、無力感等都是充斥大腦的元素。我好像一下子短路了。我好像一下子手足無措了。這讓我深深地意識到,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維模式,以及一個能證明自己價值的事情。我要擁有獨立思維,我要擁有一定的自信心,我要讓自己變得羽翼豐滿,我要讓自己飛上遙遠的天空。

所以,我得行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