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空間佈局錯誤,老闆很努力,但還是做砸了生意

做砸的快餐店

我們先以一個故事開篇:

劉老闆拿了一個粉面店,120平米,房租21000元/月,鋪型規整,位置優秀,怎麼看都是一個做餐飲的好位置,而且選品是客戶偏好的原味粉面,很多人都看好這個項目。

按照劉老闆的意思,考慮到競爭,店鋪設計時,加入明廚亮灶,為客戶展示製作每一碗麵、每一碗粉的製作流程,讓每個客戶吃得放心,所以借鑑了一家日本拉麵的做法,把廚房設置在店鋪的正中央,前後左右都能夠被客戶看得到。

因為劉老闆以前是上班族,而且原公司離他的店鋪不遠,他知道客戶的就餐痛點,所以特地設置了類似於包間的卡座。而且,上班族生活精緻,所以環境要有特色,突兀有致,用餐時能夠感受到店老闆的別具用心。

這樣一來,店鋪裡隔斷、裝飾臺、裝飾物件佔用了店鋪不少的面積。劉老闆這個店鋪裝修下來花費了不少錢,加設備桌椅板凳,全部下來投資過了50萬。

餐館空間佈局錯誤,老闆很努力,但還是做砸了生意

開業之後,生意的確不錯,甚至有排隊的現象,可是每個月算下來,劉老闆並不怎麼賺錢,為什麼?原來這個店鋪雖然有120平方,空間佈局太不合理,才裝修出來40多個餐位,點綴、擺設、裝飾臺等佔用了大量的位置,而且廚房佔據店鋪中央,把整個店鋪拉得非常擁擠。20元左右一碗的粉面,40多個座位,需要翻多少臺才能夠達到盈利目標。

劉老闆的設想是好的,用最好的環境,用最優惠的價格,用最優質的服務,獲得周邊客戶的認可,打出自己的品牌,贏得競爭優勢,然而實際收益呢?這就是空間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有100個餐位,縱使不出現排隊的現象,很輕鬆實現利潤目標。

最後怎麼辦?劉老闆只得撤掉什麼裝飾、擺件,把空間全部利用上,增加餐位,生意迅速有明顯的提升。

餐館空間佈局錯誤,老闆很努力,但還是做砸了生意

由此可見,開餐館,鋪面的空間佈局也是非常重要的。

店面空間分配原則

餐館的空間佈局和分配,表現一個餐飲人的從業經驗和經商智慧。餐館內部的空間一般分為3個部分:營業面積、操作面積和輔助面積。營業面積不難理解,就是我們能接待客人的面積,一個店鋪的營業額是由營業面積來決定的。劉老闆這個案例就是減少了營業面積,營業額和利潤自然受到影響。有人說了,既然營業面積決定營業額和利潤,那就千方百計地擴大營業面積,這也是不可取的,如果片面地追求營業面積而縮小其他方面的使用面積,那麼也會對生意造成影響。

因此,在店面空間的分配上,必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 營業面積一般包括餐檯、通道、吧檯或者收銀臺等。餐檯的多少要根據自己經營的品類和客單價而定,也和餐館的經營策略有關,如果是粉面、快餐、簡餐之類的,客單價低,需要的是人流,需要的是翻檯率,那麼我們的餐檯空間可以緊湊點,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空間。如果做的是私房菜,高端日料,或者西餐廳,那麼餐檯減少,面積夠大,用餐體驗要好,需要隱私和包間,這個時候空間利用率就會變小,餐檯與餐檯之間不擁擠,很寬鬆。通道一定要預留夠,不能讓來回走動的人影響到客人就餐,還有便於人員疏散,便於服務員工作。吧檯和收銀臺好處理,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體現它們的功能即可。還有一點,位置和租金也決定著我們如何利用營業面積。黃金地段,寸土寸金,營業面積就是真金白銀,每一釐米都不能浪費。
  2. 操作面積大部分是指廚房,有些中餐還有涼菜間,麵點間,西餐或者日料還有自己特有的操作間等。廚房也遵循夠用的原則,員工操作不受制約,不相互打擾。有些店鋪面積足夠大,需要炒菜間,涼菜間,麵點間等,各種空間要分開;如果店鋪面積有限,那麼我們需要用一些設備區分開即可。很多廚房要用明火,燃料一定要單獨存放,最好有特定的位置。出餐口在廚房和大堂之間,既要聯繫緊密、不費工費時,又要起到兩者的緩衝和區分。特別說明一點,後廚最好要有後面,以便於廢棄物的處理。
  3. 輔助面積包括辦公室,員工休息室,庫房,衛生間等,當然了,這些都是根據自己店鋪大小而定,小店鋪不允許有,大店鋪面積允許,但也要注意與營業區隔開,不能直接相通。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的一點,就是衛生間,幾乎每個餐廳都有衛生間,我見過很多餐館把衛生間和廚房放在一塊,可能是考慮到排水的問題,但我們有沒有感覺到廁所和廚房放在一塊的不妥之處?尤其是廁所髒兮兮的店鋪,再緊挨著廚房,生意沒有幾個好的。
餐館空間佈局錯誤,老闆很努力,但還是做砸了生意

總之吧,合理利用餐館的面積是和我們的生意休慼相關,遵循以上幾個原則,讓每一寸面積都為我們的生意做貢獻,發揮效益,就是餐飲人的追求。最後,祝大家生意興隆,把所思所想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