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田裡蝦兒“肥”

“俺這蝦是剛從田裡捕的,四至六錢的每市斤17至18元,7至9錢的20至22元,頂號的每市斤30元,現在市場都是這個價格。”葉集區姚李鎮漫山紅村彭立萬稻蝦養殖基地,來調購龍蝦的客商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撥。

4月3日早晨,筆者在漫山紅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位於汲河下游的彭立萬養殖基地,不少人在捕獲龍蝦,很大的塑料盆裡的龍蝦,正揮舞著兩隻大“鉗子”。捕蝦工人穿著皮褲,小心翼翼地起獲蝦籠子裡的龍蝦。

彭立萬的簡易大棚裡,擠滿了龍蝦收購商。“我是一大早就從姚李餐館來的,特大頂號的稱10斤。”“俺從葉集來的,賣滷菜的,頂號的15斤、7至9錢的15斤。”收購大棚裡七嘴八舌,彭立萬的兒子彭濤一邊熟練地數錢,一邊招呼著客商,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彭立萬原本家境貧寒,曾經在上海一帶做過水產生意,2018年,他回到家鄉以每畝500元流轉3000多畝農田,發展稻蝦種養。他從沒想過,祖祖輩輩耕作的稻田裡還能養蝦。更沒想過,坐在家裡就可以遠程“監控”蝦稻田,水質下降了還會自動報警。稻在水中長,蝦在稻裡遊,還能在市場上賣出好價錢。年過六旬的老彭去年甩掉了“窮帽子”。

漫山紅村地處大別山腳下,汲東干渠下游,汲河水四季長流,生態良好,卻曾是個長期找不到致富路的貧困村。以往,村民們以傳統農作物水稻為主,多年來只種單季,“夏收麥子,秋收稻,一年四季老一套”的傳統模式,一畝地每年只有四五百元收益。近年來,村民們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不僅種植優質稻,還實行了“稻蝦共作”循環種養的增收模式。該村有彭立萬、餘洋、劉松祥、邵忠山等種養大戶,成為農村引領示範的“能人”,為村民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蝦稻共養”雖好,但對水質要求較高,不能用化學農藥,只能施加特定的有機肥,水體若遭到汙染或有農藥殘留,蝦群便會大量死亡。因而稻蝦米也成了無公害綠色食物,成了糧油市場爭先搶購的“香餑餑”。

去年秋天,該村經過調研與開發,“漫山紅村智慧水產養殖系統”建成上線。筆者在位於村委會二樓的“指揮中心”看到,通過分佈在各處的傳感器、攝像頭和無線網絡傳輸,大屏幕上可實時掌握全村2000畝蝦稻田的生長和水質情況。去年冬天該系統曾對水質報警,經檢查是還田的水稻秸稈腐爛導致水質變差,村裡及時組織打撈並換水,由於及時處置,沒造成損失。

俗話說:“貨賣一張皮”,老彭的龍蝦在市場上被稱為“青紅蝦”,1公斤要比普通蝦貴三四塊錢,除少量供應當地餐館外,主要銷往江浙滬一帶,供不應求。去年彭立萬賣蝦收入30多萬元。

村裡的貧困群眾受產業帶動,去年漫山紅村順利脫貧出列。截至日前,村裡最後一批16戶貧困戶、28人全部脫貧。(程度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