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春和景明,茶山添新绿。

4月13日,清明刚过,

阳光明媚,气温上升,

在湘西保靖县葫芦镇国茶村的茶园里,

遍地茶树都冒出了绿绿的新芽。

游览茶园春色,

了解炒茶工艺,

观看斗茶大会,

欣赏苗族歌舞

……

上午9点38分,在保靖海拔600米的高山茶园,一场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保靖县人民政府执行的湘农荟大直播——保靖黄金茶专场拉开了帷幕。这场在红网、红网时刻LED联播网、腾讯、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同步启动的多场景直播,通过微信朋友圈精准推送,1个半小时吸引了2065万名网友在线观看。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自专场直播宣传启动以来,保靖黄金茶销量直线上升,线上线下共计销售产品超200万元,总销售量已超4000斤。仅直播当天,就有16家企业现场参展,各茶企现场实现销售和预订量达900多斤;线上销售500多斤,线上线下对接茶商和客户100余家,采购商苏宁易购、中纵联联现场考察,与当地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意向。这是一场既有流量又有销量的大直播活动。

“云上”直播小茶叶惠及大民生

“保靖黄金茶,中国茶黄金。”

“喝保靖黄金茶,把健康带回家……”

上午10点35分, 2000多万名网友分别进入五大平台直播间,通过手机屏幕,在保靖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志慧的带领下,聆听保靖文化,了解保靖黄金茶历史,积极参与互动。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茶园里打起欢快的苗鼓。

“滋……滋”,直播间外,茶王姐妹花带领网友们进入了炒茶区。茶鲜叶在双手和火热锅壁间上下起伏,欢乐跳跃。网友们通过直播实地感受了保靖黄金茶的炒茶技艺,隔着屏幕似乎也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茶香。

网红“中国最美路姐”——湖南湘西高速收费站收费员彭莉琴也来到了直播现场,和网友们一起近距离感受了保靖黄金茶制作过程……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红网时刻LED联播网启动千屏直播,城市新闻直播间正同步进行“湘农荟大直播”。

这只是湖南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提升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湘农荟大直播中的一场。自3月13日湖南农产品权威营销新平台——“湘农荟”上线以来,各地产品争相入驻、各类企业踊跃采购,取得了较好的引导带动效果。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湘农荟大直播——保靖黄金茶专场直播现场。

观潮君梳理发现,此次保靖黄金茶的直播时间,正是“湘农荟”平台上线一个月后,在特殊的时间点举办这样一场深入县区的一站式、多场景直播,意义非凡。当天,直播通过红网时刻、红网千屏直播、腾讯直播、抖音直播、拼多多五大平台,依托五大新闻媒体,让当地政府领导,茶农,采购商,网友等齐聚“云上”,让保靖黄金茶的品牌效应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最大彰显,深入促进了产销对接,让一片小茶叶真正变成了惠及民生的“大事”。

百家争“茗”“五彩”产业的前世今生

“茶为国饮,湖南为先。”

除了保靖黄金茶外,湖南还有湖南红茶、安化黑茶、岳阳黄茶等丰富多样的茶叶品种,广受人们青睐。

湖南自古茶香悠悠,数千年氤氲不绝。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湖南的产茶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省份之一,唐代湖南每年的贡茶就有十二万公斤。自隋唐起,湖南的茶叶、丝绸、瓷器更是伴随着络绎舟楫、悠悠驼铃运送至西亚和欧洲。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湘西保靖县国茶村,万亩生态保靖黄金茶园。

作为中国内陆产茶大省,湖南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茶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80万亩,产茶28.7万吨,出口4.93万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910亿元,并连续12年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绝大多数企业盈利。湖南红茶、湖南绿茶、安化黑茶和岳阳黄茶在国外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茶出口欧盟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为何湖南的茶叶能够漂洋过海,

走向全球?

除了悠久的历史外,

这离不开“一杯好茶”本身的魅力。

湖南地处北纬30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水量充沛、温光适宜,是茶叶的最佳产区之一。

如在湘西,就有一条中国黄金茶谷。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就在这条茶谷中。在黄金村七片古茶园中,有明清古茶树2057株,最古老的“黄金1号古茶树”已有414岁了,是湖南省唯一植物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被业内专家赞誉为“可以喝的文物”。

黄金茶谷内到处都是茶园,景色秀美,如游画中。这里的茶叶不仅秉承了天地之精华,还汇聚了万物之灵气,在大山深处极致生态中酝酿沉淀、厚积薄发,因此,自然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长,滋味鲜爽。

此外,湖南还拥有优质茶树种质资源,不仅品质好,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高,茶叶产品的色、香、味、形也都极具特色。

近年来,湖南省深入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动,打造优质特色产业,“安化黑茶”“潇湘绿茶”建设强势推进,“湖南红茶”唱响大江南北,“岳阳黄茶”“桑植白茶”品牌不断成长,目前,已呈现出“三湘四水五彩茶香”的发展格局。

以茶为媒走出湖南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两黄金一两茶”,

爱茶人眼里,

黄金茶珍贵无比,

而对于湘西的贫困村而言,

茶叶是切切实实的致富“黄金”。

“我的父亲是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土生土长的茶农。现在,我也学会了制茶手艺。”“95后”石远博去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在湘西茶产区,一批年轻人传承了父辈的制茶技艺,投身茶产业。

近年来,保靖县委、县政府把保靖黄金茶产业列为重点项目来打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龙头、品牌主线”的发展之路,秉承“发展茶文化,打造茶经济”的理念,着力缔造富民强县的保靖黄金茶产业。据保靖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志慧介绍,“保靖黄金茶极大带动了县里的精准扶贫。全县有建档立卡户4800户2万人因种植保靖黄金茶稳定脱贫,实现人均增收3800元以上”。

而在古丈县断龙山镇猛虎洲村,原来在沿海地区打工,日子只能图个温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向汉兵如今也回到了家乡。他高兴地说,“我家现在养猪、种茶、制茶、酿酒,年收入可达10万元。”近几年,在党和政府帮扶下,发展了种茶等多个产业,收入迅速增加,2017年已脱贫,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正在向小康迈进。

产业发展快,富农成效显。目前,湘西已形成了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永顺莓茶三大特色茶叶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8.9万亩,从事茶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的达50万人,2019年,人均实现收入4000元以上。

湘西茶产业只是湖南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树立了“生态、安全、优质、有机”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大力推动茶叶产业发展。通过“品改”“质改”“互联网+”“品牌营销”“茶旅融合”等方式不断打破传统,铺就致富脱贫路。同时,湖南还不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对周边国家投资稳步扩展。在湘企海外并购步伐不断加快的进程中,湘茶产业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保靖黄金茶黄金档剧场:县长+网红+2065万网友=收视喜人

已过清明时节,春茶应时而发,茶园万象回春。如今小小的一片茶叶,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这杯清醇的茶香中,不仅蕴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还有广袤乡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观潮君相信,在湖南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茶科普、茶养生等互融共进、协同发展的体系下,这杯精心烹制的“五彩湘茶”,定能为更多乡村插上脱贫致富的翅膀,香飘万里,享誉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