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菜根譚》是明代的一部語錄體著作。著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籍貫不詳。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我們得知他早年熱中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書名《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就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一)動中靜是真靜,苦中樂是真樂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大意】

在萬籟俱寂的環境中所得到的寧靜並非真寧靜,只有在喧囂環境中還能保持平靜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類本然之性的真正寧靜;在狂歌熱舞環境中得到的快樂並非真快樂,只有在艱苦環境中仍能保持樂觀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類本然靈性的真正樂趣。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二)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大意】

一個人只有在寧靜中心緒才會像秋水般清澈,這時才能發現人性的真正本源;一個人只有在閒暇中氣概才像萬里晴空一般舒暢悠閒,這時才能發現人性的真正靈魂;一個人只有在淡泊明志中內心才會像平靜無波的湖水一般謙沖和藹,這時才能獲得人生的真正樂趣。大凡要想觀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沒有比這種觀人之術更好的了。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三)臨崖勒馬,起死回生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走,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大意】

當你心中剛一浮起邪念時,假如你能發覺這種邪念有走向物慾或情慾方向的可能,就應該立刻用理智把這種慾念拉回正路上去。壞的念頭一產生立刻有所警覺,有所警覺後立刻設法來挽救,這是扭轉災禍為幸福、改變死亡為生機的重要關頭,所以你絕對不可以輕輕放過這邪念產生的一剎那。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四)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

【大意】

在閒暇的時候,不要輕易放過寶貴的時光,最好要利用這段時間為以後的事情作一些準備,等到忙碌起來就會有受用不盡之感;當平靜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為日後擔任艱鉅工作作些準備,等到艱鉅工作一旦到來就會有應付自如之感;當你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沒有任何人看見的地方時,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懷,既不產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壞事,如此才能使你在眾人面前受到人們的尊敬。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