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報道】回家 · 他們收穫著這些感動……

從寒冬走進春天,哈爾濱市第二醫院支援湖北孝感的醫療隊員們圓滿完成支援任務,解除醫學觀察回到家中。在分隔了一個多月後,隊員們再次與家人團聚。積蓄已久的思念、藏在心裡的牽掛,化成了彼此緊握的雙手和眼角的淚水。回家,此刻無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劉鵬:回家後,我多了一個“小尾巴”

劉鵬是市二院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臨時黨小組組長。當她完成支援任務在酒店接受集中醫學觀察時,丈夫每天都會駕車半個多小時,從家中來到酒店樓下,帶著兒子和她隔著玻璃遠遠地望上一眼。丈夫說,自己每天是去“鍛鍊”的。但劉鵬知道,是他和兒子都太想自己,所以才會每天都去看她。

劉鵬說,丈夫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將對自己的惦念都變成了行動。解除醫學觀察後回家的當天,她發現丈夫就像變了個人。以前從來不做家務的他,現在每天都會主動做家務,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丈夫開玩笑地對她說:“電視上報道,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愛人承包了一年的家務。現在我也在慢慢學習,為你承包一年的家務。”

【“疫”線報道】回家 · 他們收穫著這些感動……

【“疫”線報道】回家 · 他們收穫著這些感動……

劉鵬的兒子見到媽媽回家的第一眼,他並沒有哭,只是緊緊地抱著媽媽不肯撒手。後來劉鵬問他為什麼沒哭,兒子挺起小小的胸膛對她說:“我是男子漢,我要勇敢和堅強!”但當被問起想不想媽媽時,這個“小男子漢”忍不住紅了眼圈。在家裡的這幾天,劉鵬每天都陪著兒子學習,陪他玩耍。她說,自己不在家的時候,丈夫也要忙於工作,有時只能留孩子自己在家。想到剛剛5歲的孩子自己在家裡,劉鵬的心裡就止不住的酸楚。

回到家,兒子成為了劉鵬的“小尾巴”。無論她走到哪兒,兒子總是跟在後面“媽媽、媽媽”的叫,似乎有和她說不完的話。晚上睡覺也要摟著劉鵬才能安心睡著,生怕媽媽再次離開他。劉鵬說:“回來後,覺得兒子長大了。這幾天在家一定會好好陪陪他,希望能夠彌補在他生活裡缺失的那段時光。”

李佳慧:終於吃上了最愛吃的鍋包肉和烤串

市二院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李佳慧是心血管內二科的一名護士。生活中,她是個靦腆的姑娘。解除醫學觀察回到醫院,科裡護士長為她送來了烤串,同事則為她親手做了她最愛吃的鍋包肉。手裡捧著同事們送來的美食,李佳慧早就已經淚流滿面。她知道,自己雖然離家很遠,但同事們都惦記著自己,為自己送來了愛吃的飯菜。“家的味道”讓李佳慧十分感動。

【“疫”線報道】回家 · 他們收穫著這些感動……

同事為李佳慧送來親手做的鍋包肉

由於李佳慧的家在外地,父母沒能趕來接她,是母親心裡的遺憾。儘管休整期間,父母不能陪在她身邊。但聽到女兒回家了,父母高興地第一時間發來了視頻。看著女兒的樣子,母親撫摸著手機屏幕,想要離女兒再近一些。“女兒,爸爸媽媽不在你身邊,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每天,李佳慧都要和父母視頻,互相訴說著思念。“兒行千里母擔憂”,佳慧知道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惦記。在視頻裡,她和父母“彙報”自己每日的菜譜。“他們不在我身邊,很惦記我的衣食起居。我想告訴他們,女兒已經長大了,能夠很好地照顧自己。而且,醫院的領導和同事們也都很關心我。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工作中去。等到休整結束後,我就要和大家一起繼續‘戰鬥’了。希望疫情能夠快些結束,到時候一定回家陪陪父母,再吃上一口媽媽做的飯。”

李佳慧的父母在外地的家裡,為她發來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