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崛起之初,王楠不啻是她的克星”皇后”,无敌的存在

张怡宁打球,被福原爱称为三大魔头之一,另两位是王楠和李晓霞。王李自谦倒未自称过,张怡宁很自负:姓张,嚣张的张;评价别人打球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自认自己没有漏洞。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她在崛起之初,前后大概六七年吧,不说公开赛,单就三大赛,她就一直被王楠压制,王楠的世锦赛三连贯,即是拜张怡宁所”賜”。那时女乒态势,是王楠、李菊之争,王楠胜,继承邓亚萍而成领军人物,再是王楠、张怡宁之争,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张怡宁战胜朝鲜选手金香美夺冠为标志,开启张怡宁时代,接王楠之位而成女乒领军人物。

但直到2007年,其地位仍不牢靠,世锦赛被郭跃4:0横扫,世界杯又输王楠。此后就是张怡宁真正天下无敌了。到2008年北京奥运夺冠达到高峯,王楠退役;次年张怡宁也在夺得世锦赛、全国冠军后不久,既生退意,于2011年退役。此时,她虽战力仍在,但李晓霞、丁宁巳成长起来,可以交班了。

张怡宁崛起之初,王楠不啻是她的克星”皇后”,无敌的存在

王楠的成就,24个世界冠军,女乒翘楚,数据绝对第一。其中世锦赛三连贯比肩前辈庄则栋,女队唯一,加上马龙,国乒仅三人获此殊荣。

王楠承前启后,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多次战胜攻球更加犀利的李菊,而排名世界第一,接了邓亚萍的班,又多次在大赛中后发制人战胜张怡宁,加上张怡宁此期间情绪波动,与李菊一样,同时无缘希尼奥运,而王楠却夺奥运之冠,更加巩固其领军人物地位,直到2004年奥运。

俗话讲,兵无常势,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任何人都一样,即使是领军人物也一样,邓亚萍,乒坛牛人,照样在亚洲赛上输给小山智利,那”哟西哟西”之声当时刺耳,現在不还记忆犹新么?王楠同样如此,多次输外战,这些人当时还是无名之辈,借战胜王楠而逐渐成名,确有好几位。00年,输金茂校,O1年输李佳薇,04年输金景峨二输李佳薇,05年输文炫晶,08年输金正,加上内输达14次之多。可见,不要一见输球就觉得不得了,此人不可用了,对当今女乒的六大主力之胜败之战,可借此辩证看待,不要见到取胜就捧,一见失利就贬,看看王楠胜负如此,可以给人以启发和借鉴吧?

张怡宁崛起之初,王楠不啻是她的克星”皇后”,无敌的存在

张怡宁的成就非凡,世界冠军19个,总数虽次于王楠,但双大满贯,在国乒及国际乒坛都仅此一人。

同样是姓张的继科同志,离双满贯仅一步之遥,而此生是难实现了。可见双满贯与世锦赛三连贯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张怡宁自2004年雅典奥运夺冠称雄以来,除07年因技改小有波动外,巳接王楠的班,傲视群芳了。尤以08年北京奥运夺冠达到高峰。这也是王楠的谢幕之战。王楠除先胜一局外,即被张怡宁连赢四局而败北。两人都是英雄,王楠豪气仍在,即刻宣布退役,很放心地交棒张怡宁了,张怡宁也领军数年,与王楠并肩相拥,球场相斗,猩猩相惜,演释了乒坛一段佳话。

此时的张怡宁亦是无敌的存在。虽有几个好手,对她时有挑战,如郭跃,曾被王楠寄予厚望,可以接班,少年成名,正手攻球被喻女乒第一,至今无人超越。07年她在世锦赛半决赛4:0横扫张怡宁即是明证。后因各种原因而落后退役,不谈。李晓霞、丁宁也在崛起,尤其是李晓霞势头更猛,07年世锦赛就战胜过王楠,与郭跃决赛获亚军。现在说是张怡宁孤独求败无人敌而挂拍退役,此说法值得商榷,至少有点过。她本人09年完婚,正常训练巳不可能,拖到11年退役实属无奈,何况李晓霞战况巳完全具备接班人资格,丁宁、刘诗雯也巳崛起,张怡宁此时退下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张怡宁崛起之初,王楠不啻是她的克星”皇后”,无敌的存在

王楠、张怡宁的技术风格,都是弧圈球加快攻,一个左手,一个右手,攻球快但都不太犀利,守球稳固,张怡宁更甚。

王楠左手持拍,在女队是很占便宜的,她的反手快撕,正打中对手反手的软肋,正手攻球刁钻,两个大角度,能使对手疲于奔命。她护台好,前三板好,传统的中国近台快攻,发挥极致,虽然比李菊的攻伐稍次,但守得住,借力打回头,迫使李菊防不胜防。与张怡宁更是斗得难解难分,前胜而后败,年轻几岁,精力更充沛,历史规律是抗拒不得的。

张怡宁的风格与王楠稍有不同,正手攻球更快,但技能稍次,守球是其一大特长,来回球总比别人多一拍,是其致胜的法宝。正如她讲的,除非你4:0打败我,否则胜利就是我的。事实情况就是如此,越打张怡宁的优势越大,守球简直稳如泰山,令人感叹!也令后来者竞相模仿,以丁宁、朱雨玲尤甚。都把张怡宁”磨人”的本事学到家了。丁宁以此实现大满贯,朱雨玲也夺世界杯、亚洲杯甚至国内赛三连贯,也曾经连续半年排名世界第一,风光无限。只是她们并未完全把张怡宁本事学到手,攻球太差,遇上近年攻势乒球兴起,她们的打法就落伍了,如不改变,仍固守陈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张怡宁崛起之初,王楠不啻是她的克星”皇后”,无敌的存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王楠、张怡宁时代巳远离,丁宁、刘诗雯们也在作最后的拼搏,能不能再上明年东京奥运,还是未知数。她们继承了前辈的乒乓精神,傲视群雄,为国争光,但技术的精进是层出不穷的,守残抱缺肯定不行,王楠、张怡宁们继承发扬了邓亚萍、乔红的打法,又有改进;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亦有改变,现在的小将更加勇猛犀利,乒乓球运动与昨日比,技术日益精深,打法越发多样,赛场越发精彩。

用老前辈徐寅生的话说,用现在的乒乓球技术看过去,那时的乒乓球就是小孩过家家,可见水平天壤之别了。一句话,只有改革,才是乒乓球的技改出路。这是仅就乒乓球技术打法而言,不涉及其它,不在此论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