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拼多多的六點認識

中國的所謂“消費升級”是少數精英階層——即北京五環內人——的一種自嗨式幻覺,五環外才是真實而艱辛的遼闊中國--吳曉波

關於拼多多的六點認識

1.唯有對人性和國情的充分了解,才能做出好產品。中國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小康社會也快要實現了,是不是所有人都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大家都只需要名牌產品了,甚至是奢侈品了?顯然不是!諾大的中國社會其實是分層的,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其實是不均衡的。北京五環之內的人畢竟屬於少數。人性喜歡圖便宜,追求高性價比,這種消費觀念是很難短時間內轉變,甚至對於五環之內的中產階層來說也是如此。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拼多多的快速成長具有濃厚的土壤。

2.拼多多到底帶來的是消費降級,還是消費升級?這個問題的背景認知是:許多人認為拼多多就是在賣假冒偽劣產品。其實拼多多在打擊虛假商家方面已做了許多事情。這裡對這個議題不做過多討論。讓更多的人能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這屬於“消費普惠”。中國實在是太大了,深處大城市中我們很難想象整個中國社會的分層狀況。市場需求是分層的,產業鏈也是分層的,這給拼多多帶來了機會。讓四線到六線民眾能買到自己想要的便宜產品,這其實是消費升級。你可知道中國廣闊市場的底層需求是多麼的龐大。

3.拼多多最重要的策略是社交和遊戲化。藉助微信平臺賦予的流量條件,通過拼團、砍價等社交元素讓每個用戶不僅扮演消費者角色,而且扮演推廣大使的角色。發起拼團源於用戶求便宜的心理,幫人砍價源於用戶助人和炫耀的心理。通過這些社交元素導流之後,拼多多又在自身APP上植入簽到紅包、抽獎、砍價免費拿等遊戲化元素,又進一步激活了APP上的存量用戶。沒有購物車、默認包郵、不用比價等元素進一步降低了消費決策門檻,促進了用戶的購買行為。

4.從供給端看,低端供應鏈依然有強大的市場。中國產業鏈也是分層的,既有知名品牌提供商,也有許多無品牌提供商。隨著競爭對手淘寶網對於中小廠商的管控以及淘寶流量的瓶頸,拼多多成為了一個新的流量渠道。在商家入駐方面,簡化開店流程,採取發佈一個商品,贈送一個店鋪策略。商家入駐門檻較低,開店保證金大多是1000元,個人開店為2000元,只有海淘、水果生鮮和美容類需要交1萬元的保證金。產品大師梁寧在得到APP直播中曾提到她自己曾嘗試在拼多多上了一個店,只花了3分鐘。

5.所有大的成功都是趨勢使然。脫離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拼多多也不會如此快的成長。Vivio、Oppo等智能手機在鄉村社會的普及,微信紅包讓底層民眾學會了微信支付,物流設施進一步滲透、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微信成為中國社會最消耗時間的APP等等這些因素為拼多多的崛起創造了條件。此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激發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創始人黃崢,畢業於浙江大學,曾就職於谷歌,結識與丁磊、段永平,見過巴菲特。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不成功都很難。

6.從電商平臺模式看,還有哪些機會呢?淘寶、京東以搜索為核心,美團以位置為核心,拼多多以社交為核心。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模式可以探索呢?從一般意義上說,模式多樣性是必然的。我們總以為某個行業已經被某些巨頭佔領,似乎沒有任何機會了,但其實是想象力束縛了我們。在VUCA時代,新物種總會不斷湧現,創業者永遠會有機會。回到電商平臺模式,還有哪些可能?我沒有做深入研究,先提幾個供大家參考,比如以比價為核心、以租賃為核心、以推薦為核心、以秒殺為核心、以眾籌為核心等等。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