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鼓樓區多方聯動 打造非機動車管理新格局

【關注】鼓樓區多方聯動 打造非機動車管理新格局

【關注】鼓樓區多方聯動 打造非機動車管理新格局

這個月,鼓樓區“兩車”禁停區域再次延伸擴大,古田路(五一路至南門兜)、烏山路(烏山路立交橋至南門兜)被劃入“兩車”禁停區域。與此同時,交警、城管、志願者齊上路,共享單車企業、小區物業企業加入整治陣營,鼓樓區非機動車管理呈現政企合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多方聯動:動態巡查違停行為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近日,古田路、烏山路等路段的不少沿街商戶都收到了來自鼓樓區城管局的一封告知信,人行道上的石球、反光錐拉起了“兩車”禁停區域,身著制服的城管隊員每天都要來回巡邏。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鼓樓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告知大家停車規範的同時,城管中隊增加了動態巡邏頻率,每小時機動巡查不少於1次,及時搬離違停車輛,確保禁停區域道路暢通。據統計,8月1日至15日,鼓樓區共搬離亂停放電動車約3200輛。

禁停區域的非機動車長效管理,並不是城管部門在單打獨鬥,而是多方聯動、齊抓共管。非機動車代管點工作人員、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上路勸導已經成為常態。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安泰街道志願者鄭玉雲

“今天早晚高峰期進行文明勸導時,阻止的不規範停車不到10部,明顯感覺到‘任性’的非機動車少了,馬路和人行道上的交通環境都有所改善。”昨日在烏山路口服務的安泰街道志願者鄭玉雲說。

鼓樓交警大隊全警投入,同時抽調55名民警成立整治專業隊,重拳整治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嚴查嚴管非機動車加裝遮陽傘、無牌或超標電動車闖禁行、不按道行駛、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8月1日至20日,共查處非機動車違法行為25500起,扣車96輛。

企業參與:禁停區域納入電子圍欄

隨著非機動車整治不斷加碼,鼓樓區發動共享單車企業以實際舉措響應“大聯動”。青桔單車福州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非機動車治理格局。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如今只要打開青桔單車手機頁面,就能看到電子地圖上用紅色虛線圈起的禁停區域,並有“請勿在此停車”的提示。“青桔單車積極探索電子圍欄技術和平臺信用體系建設,已將鼓屏路、楊橋路、八一七路、烏山路的禁停區域納入電子圍欄試點範圍。”上述負責人說,如果用戶違規停放車輛,將收到短信提醒,收取一定的調度管理費,平臺信用分也將受到影響,藉此引導市民規範停車。

同時,青桔單車也在優化公司力量,加強對禁停路段周邊管理,提升清理禁停區域亂停放車輛速度。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根據鼓樓區城管局嚴管路段管理要求、熱點區域分佈、人流車流密集度等因素,青桔單車將街道分網格管理,將責任落實到人。“對於重點保障路段,啟動30分鐘應急響應機制,配備專用調度車輛,從接到舉報到運維人員趕到現場,力爭在30分鐘內完成。”

深入腹地:多措並舉規範小區停車

“蜘蛛網”消失了,樓道暢通了,電動車“安分”了,這是發生在鼓樓區不少老舊小區的變化。“以前總有業主從樓上把電線垂直掛下,方便給電動車充電。這些電線就像‘蜘蛛網’,既不美觀,也不安全。”榕信三區的樓管陳榕說,如今新建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小區環境清爽不少。

為有效解決電動車充電問題,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年初鼓樓原計劃完成300處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建設工作,僅到7月31日就已超額完成任務,全區現已完成312處。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鼓樓區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小區是群眾生活的基本單元,我們正多措並舉提升小區非機動車管理服務水平。”

鼓樓區還結合居民小區樓道及消防通道專項治理行動,對停放在樓道和消防通道上的電動車進行重點清理整頓。目前,全區已全面完成1344個小區的消防通道清理工作。

有場所充電,有秩序停放,電動車還得有人管理。統一標準的小區管理監督牌和樓棟管理監督牌,成為小區

“標配”,明確了街道、社區、消防、物業等相關責任人及聯繫方式,以便居民投訴和及時處理。

此外,鼓樓區組織物業企業對小區內的電動車進行全面摸排登記造冊,對能夠自行清理的“殭屍車”及時清理,無法清理的則交由相關職能部門予以解決。

來源丨福州日報

【关注】鼓楼区多方联动 打造非机动车管理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