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没有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继华为遭遇芯片危机后,谷歌宣布暂停与华为的合作,新的华为手机将无法再使用包括Gmail、YouTube、Chrome、Google Map、Google Play Store在内的谷歌系列软件。不允许进入谷歌生态链这个软性打击,比限制芯片出口这个硬性打击更沉重。

毕竟,华为的主战场在欧洲,外国用户对谷歌全家桶(GMS)的依赖比国人对微信的依赖还强,几乎就是空气和水一样的存在。

此外,很多国外发布的App依赖GMS组件,安装不上GMS会连带其它App也无法运行。

当然,华为用户也可以不通过App,直接到网页上去登陆YouTube、Gmail,问题是消费者已经习惯了App的便捷,谁还愿意重新回到网页搜索的模式呢?

而且消费者也会担心被美国打压的华为产品再遇到其它的什么幺蛾子。

从 don’t be evil 到 don’t be evil to American,谷歌率先表明立场,其它公司也会跟进。

数据库、云计算、AI深度学习框架,都可能被限制。

眼看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就要超过三星,忽然间被休克,一切努力归零。

华为是了不起的企业,任老先生堪称英雄。

美国商务部宣布芯片限购,海思科技的备胎一夜转正,谷歌宣布停止软件对接后,华为说自己另备操作系统。

不管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水准如何,任正非高远的眼光和格局都令人起敬。

华为遭难之时,竟没有一家能够与之并肩作战的中国企业。

没有芯片企业支撑、没有软件企业支撑、没有元器件企业支持,无论是所谓的互联网四巨头BATJ,还是其它科技公司,在对抗中半点威慑力没有,华为几乎就是孤军奋战。

今天,满网都在议论“至暗时刻”——国内互联网四巨头BATJ居然没有力挺华为。

事实上,就算他们站出来了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跟华为不同,BATJ是躺在中国市场上挣钱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创新性技能。

李彦宏号称再打败谷歌一次,我真不知道他如何说得出口。

至于小米、oppo、vivo、一加、魅族等国产手机厂商由于依赖高通的芯片,根本无力发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高瞻远瞩如华为至少还有传说中的备胎,其它企业连做备胎计划的能力尚不具备。

所有在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科技企业,都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酷考验

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去,做真正全球化的公司,单靠一家优质企业单打独斗不行,必须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8年前,当时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中国的信息产业缺芯少魂”。

“芯”指的是芯片,“魂”指操作系统。

18年后,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012年时,任正非在内部会议中的发言:

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在他们不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的东西稍微差一点,也要凑合能用上去。

中国的体量和历史决定了它生来就是一只大象,注定无法像韩国、日本、英国、法国一样,被美国主导的秩序吸纳,偏居于二流国家的地位。

建立自身的全产业链、打破技术封锁、一家来干全球发达经济体干的事儿,听起来是如此的不切实际、天方夜谭。

可如果这只大象要想实现崛起,就必须走上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

最后想说华为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