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導讀:近日,國內首款“反低俗助手”靈犬上線兩週年,在這兩年間超過450萬人使用靈犬對“低俗”內容進行確認。

1987年,隨著一句“越過長城,通向世界”的電子郵件,我們國內邁入了互聯網時代,至今已有30餘年。

在這30餘年的過程中,互聯網在努力改變世界的同時,在其陰暗的角落中,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些低俗的信息。

在所有人的目光忙於聚焦改變世界時,作為國內首款“反低俗助手”,靈犬的目光卻聚焦於了互聯網陰暗的角落。

但低俗不僅存在於互聯網之中,在職場中也同樣有著低俗的存在,它為眾人所熟知,它被眾人所信奉,卻很少被眾人所排斥、被眾人所厭惡。

天下苦低俗久矣,是時候改變這一切了。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互聯網中的低俗,我們很多時候可以輕鬆的辨別,毫不相干的標題與內容、充斥著血腥暴力的信息、有意引戰的評論,我們屢見不鮮。

作為讀者,我們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也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而靈犬的出現,從內容生產端對低俗進行了篩除,毫無疑問我們會看到互聯網信息環境越來越好,甚至於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但我認為,這種變化並不會止步於互聯網之中,而是將進一步的滲透至生活、職場之中,靈犬將不僅作為一款淨化互聯網的產品存在,其所傳遞、引導的理念,將逐步從線上滲透至線下。

其延伸到下線的過程, 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我卻有些難以忍耐,不如就讓我先從職場角度,揭開職場中的低俗現狀,讓我們一起看看背後的原因,看看未來的變化。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職場低俗我一直認為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它多種多樣,它環繞在我們身邊,它隨時對我們進行著影響,但我們卻對其視而不見,甚至在無意識中同流合汙。

在我們正式進入主題前,我認為許多人可能對低俗的定義不同,為了防止後面的內容使我們產生歧義,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進行一次區分。

區分的目的是為了在我們對低俗的定義達成一致,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本文中出現傾向性錯誤,防止錯誤的對低俗進行了歸類,傷害到無辜的他人。


01 這不是低俗

現實生活中,我們作為實際的互動參與者,很難像互聯網那樣以旁觀的角度去分辨低俗,因此我們每個人對低俗的理解大有不同。

畢竟職場中的低俗,並沒有表現出過強的攻擊性,它不像互聯網中一般以色情、暴力、謾罵、等形式清晰的出現在我們面前。

由於職場中對低俗沒有清晰的界定,所以每個人都對職場低俗有著自我的理解,不過這些理解大多為從個人喜好出發。

那些我們不喜歡的語言、行為便是低俗的,正如道德經中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

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是一個喜歡整潔的人,便可以將那些不夠整潔的人歸於低俗嗎?如果我們是一個喜歡聽交響樂的人,便可以將那些喜歡聽流行歌曲的人歸於低俗嗎?

顯然,低俗並不是以我們個人的好惡來定義的。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02 這才是低俗

低俗並非是以我們個人的好惡來定義的,那麼我們如何去定義職場中表現的並不清晰的低俗行為?

本來呢,我嘗試著想要儘可能,將職場所有的低俗均羅列出來,提供一種清晰的解讀,但我面臨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全部羅列出來,根本沒有人會去記憶;另一個問題就是,這工作量太大,可能等我年過古稀,還沒能全完統計。

因此,我換一種角度來提供一種更為簡單、有效、精準的方式,為我們定義職場中的低俗到底是什麼,也為我們提供一種有效的甄別方式。

與互聯網中單純的內容載體不同,職場中的低俗涉及了語言、行為,其對我們的傷害更為強大,影響更為深遠。

那麼我們如何定義職場中的低俗?我認為很簡單,只要是他人的行為、語言、所宣揚的價值觀導致我們精神萎靡、頹廢,對我們造成長期、短期的不良影響,則可以視之為低俗。

但這種定義還需要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其行為有違社會道德約束,並且其行為、語言將影響到其他人。

“領導強制性的要求我認同他的觀點,雖然影響到我們的情緒,但並沒有違反道德約束,其行為算不上低俗。”

“領導讓我下班後陪他去吃飯,如果我是一名女員工,自然情緒會受到影響,而且這顯然是違反道德約束的,其他人在聽到領導的行為後,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我們總結一下:一個人的行為、語言違反了社會道德約束,並對除互動對象外的其他人也造成了情緒上的影響,那麼便可以稱之為低俗。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現在我們有了對低俗的定義,也可以判斷我們拿捏不準的一些行為與語言,是否可以算入低俗的行列。

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去考慮一下,為何職場中會有低俗的行為出現,為什麼低俗明明會引起他人的厭惡,卻屢見不鮮。

這不僅將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也將解開我開頭所說的為何我們對其視而不見、同流合汙,因為我們在不滿他人低俗時,自己可能也在不斷表現著低俗的行為與語言。

我們為何會即不滿與低俗,又表現著低俗,並且完全的沒有察覺到?除了我們之前不知道低俗的定義,將“黃段子”當做“搞笑”的手段外,其實還有著以下兩個原因。

現在,請與我一起屏住呼吸,忍住不滿,耐住性子,一起看看這背後的一切。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01 道德

由社會群體共同認同的社會準則,在社會現如今的實際運作狀態下,為減少個體之間的爭執,促進個體互相之間進行互惠行為的可能性,我們便有了道德的觀點。

既然社會道德將通過輿論對個體行為進行約束,那麼當個體行為違背了社會道德,必然會遭到譴責,至少理論上是這樣。

為何說理論上是這樣呢?因為在實際職場環境中,這種譴責並沒有出現,沒有出現的原因便是在於我們事先沒有共同的道德約定,或者說職場的現狀中並沒有對道德進行約束。

諾貝爾文學獎作者托馬斯·曼,在書中說道:“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機謀,而是鬥爭和艱難,激情和痛苦。”

道德約束顯然會使我們在競爭過程中處於劣勢,畢竟我們隨處可見那些違反道德獲取利益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確實處於掙扎之中,但這種掙扎在職場中卻顯得那麼微弱,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點?

因為從古至今流傳下的文化,不斷地影響著我們,而文化中的糟粕,也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得以流傳。

職場是名利場,是爾虞我詐、是你“死”我“活”、是不顧一切、是利益至上,是厚黑、是權謀、是手段、是算計,我聽了太多太多。

既然職場是這樣,那麼誰又會傻到去遵守道德約定呢?既然所有人都沒有那麼“傻”,那麼職場的道德約束,形同虛設。

這正如劉欣慈在《三體》中提到黑暗森林法則一般,如果我們認為職場如黑暗森林中一般都是潛行的獵人,那麼誰又願意去做獵物呢?

於是我們的不滿,只是來自於不滿他人,而非自己。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02 手段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我們沒有人那麼“傻”,使職場的道德約束形同虛設,我們每個人都是雪崩中的雪花,我們每個人都是推動者,也都是受害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我們認為職場是名利場,不需要道德約束時,我們也就無需去了解哪些行為是低俗的,畢竟在職場中似乎低俗的行為並沒有受到輿論的打壓。

那麼,當低俗的行為可以對他人造成傷害,卻不會遭到輿論的打擊,那麼會出現理查德·道金斯在書中說道的,基因的私自行導致個體行為的自私性。

當原先被輿論所束縛的自私性,在職場這個環境中得到不受約束的釋放,那麼顯然低俗行為可以給他人帶來傷害的特質,將被濫用。

職場有著稀缺的資源,比如職位、比如可分配的薪資,顯然我們都希望去獲得它,那麼低俗作為一種對他人打擊的方式,似乎再好不過。

“職場中針對衣著、身材、性別的負面調笑,往往會引起群體的鬨然大笑,但這種調笑不正是低俗的行為嗎?”

你看,我們既沒有意識到職場中充滿了低俗的行為,也沒有去通過輿論控制他人的行為,自然職場中的低俗行為、語言會不斷毫無風險的出現。

於是雪崩便來了。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前面我們說了職場低俗的定義,也知道了職場中的低俗,是難以被察覺,並由於失去了道德的約束,從而成為了一種打擊他人的手段。

那麼,在開頭我所提到的“反低俗助手”靈犬,將如何滲透至線下?顯然它並無法在職場中出現低俗時,突然跳出來咬人一口。

它也無法成為一種不斷提醒我們的機器人(至少目前是這樣),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無能為力,反而我已經看到了它的力量。

為什麼這麼說?我一直認為,那些使人醍醐灌頂的思想灌輸,並無法持續的影響到我們,因為這並非是習得的,我們並沒有付出成本,大腦也就無需費力記憶。

反而是那些不易察覺卻持續存在的影響,卻可以真正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而這便是靈犬正在做的。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01 轉變

互聯網與現實世界,具有隔閡,存在於互聯網中的“反低俗助手”靈犬,並無法在此刻跳出屏幕。

但互聯網與現實世界具有隔閡,而我們個體卻是互聯網與現實世界的橋樑,我們在互聯網中所獲得的信息,可以深刻的影響到我們的現實生活。

如果互聯網中展現的是暴力、血腥等內容,那麼顯然我們的道德閥限會被提高,我們即使做出了違反道德的事,也可以自我安慰。

“至少我沒有去展現暴力行為,至少我沒有去公然散播黃色信息”。

看,這便是問題所在,當我們在互聯網中接觸大量低俗信息,我們自然不認為自己在職場對女性的“小小騷擾”是一種低俗行為。

現如今,網民數量的不斷增長,許多人、更多人在互聯網世界的低俗內容中,降低了對自己的道德要求,畢竟自己沒有那麼低俗,不是嗎?

這或許正如職場中為何低俗沒有受到輿論的打壓,因為我們看過更低俗的、看過更難以接受的,那麼我們的小小低俗自然“不值一提”。

這似乎是無解的,但好在“反低俗助手”靈犬的出現,其通過不斷的淨化互聯網中的低俗內容,實際上便是在不斷縮短我們的低俗,與互聯網中低俗的差距。

當低俗的內容數量降低、程度降低,那麼我們還能說出那一句“不值一提”嗎?顯然不能,或許我們現如今在職場中對女性的“小小騷擾”,已經足以登上互聯網熱榜,成為輿論的打擊對象。

這便是靈犬從線上,經由個體對線下的滲透。

靈犬反低俗助手:對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對我們人心的淨化


這個世界在變化,它或是飛速或是緩慢,我們很難去解讀與測量它變化的速度,但我們作為世界的一份子,對它的變化可以感同身受。

我不知道世界變化的速度,但我卻可以體會到世界在不斷變好,內容質量的不斷提升,便是世界變好的細微處。

互聯網低俗的淨化,便是我們人心低俗的淨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