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好這三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焦慮會越來越少

為人父母哪能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前程,且終身幸福,少遇波折。如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發展變化的增速,家長們為孩子的未來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而深思熟慮、嘔心瀝血,生怕孩子落後,輸在起跑線上,輸在各個關口,甚至輸丟整個人生,因此,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盲目的跟風攀比,愛子的心切,逐漸演化出越來越多的對子女的教育焦慮。

焦慮是一種不良的、負面的、煩躁情緒,它因對自己或親人的安全、前途的過度擔心而產生,含有焦急、恐慌、憂愁、緊張等成分。

焦慮,不僅對焦慮的事情於事無補,而且過度的焦慮還會形成情感疾病或生理疾病。同時,父母的焦慮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那麼,父母的焦慮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呢?

1、對孩子的情緒和性格產生影響

我們常說,我被某人的情緒感染了。父母的焦慮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對孩子產生過多的壓力,讓孩子過得不知所措、戰戰兢兢,老害怕、擔心自己出錯,惹父母不高興,過著看父母臉色生活的日子。

2、對孩子的創造力、好奇心、想像力產生影響

因為擔心出錯,孩子容易產生依賴父母操控的潛意識,不由自主地按照父母給安排的路線走,事事遵從父母的選擇。因而,減少自己對事物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

3、判斷力出錯,經常避重就輕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但是,焦慮常常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事情結果,做出急功近利的決定。因而,忽略了那些潛藏著的,或者說不容易被發現的重要事情,對長遠發展有利的重要事情。比如,過於看重學習成績的好壞、興趣的培養,而忽略了孩子與人交往相處的能力。

那麼,父母的教育焦慮如何緩解,管理好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呢?只需做好以下三點,父母的教育焦慮就會越來越少

這三點分別是,培養孩子的品格、價值觀、興趣愛好。我認為這三點是教育的基礎,或者說底層思維,只有底層基礎是正確的、牢固的,那麼在它上面無論建築多少層都是牢固的。比如,建造一幢樓房,只有地基的構造是符合要求的,牢靠的,那麼在上面建造樓房,才不會那麼輕易地倒塌。

1、培養品格

培養什麼樣的品格呢?首先是正念,也就是要心懷正念,或者說是善念。

還有積極進取,不輕易放棄的品格,等等。

2、培養價值觀

培養科學正確的價值觀,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3、興趣愛好

最初,可以讓孩子在不同的新鮮領域進行一些嘗試,看看自己究竟更喜歡哪個領域。當對某個領域產生興趣愛好之後,就要給孩子一些要求,讓他們不能輕易放棄,不要淺嘗輒止,而要進行深度的學習,這樣才能將興趣愛好發展成為自己的專長技能。

最後,作為父母在培養孩子品格、價值觀、興趣愛好的同時,還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而不是焦慮急躁的心態,去正確地引導和規範孩子的一些行為。例如,告訴他一些事情的對錯,幫助他分析一些事理。但注意不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學會讓孩子自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