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开导女儿的爸爸真酷~

最近在秒拍上看到这样一幕暖心的画面。

父亲看到女儿生气之后,他走到女儿身边,蹲下身,特别真诚地看着女儿。并说了下面一段语重心长的话,看的我内心十分感动。和大家分享:

1.做自己就好了

“你不一定非得要开心,也没不必装傻或搞笑,也不必强迫自己”。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常常会向外人不表露自己的心声。但是,面对父母、亲朋,一般会敞开心扉。这位爸爸的这番话,很好地鼓励了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伪装才会快乐~

2.可以生气,但别被这情绪支配着,学会克服它

“当你生气时,请不要沉浸在愤怒中,你要接受它并且学会尊重它。你要意识到你生气了,然后学会放下。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好,如果你还是做不到开心那就顺其自然。”

——其实,我们大人也很难做到很好地自己,何况孩子呢。因此,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应当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发脾气,分析孩子背后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像视频中的爸爸那样,接受孩子的这种情绪,认真地告诉孩子,生气不是一件大事,但是不要长时间在愤怒的情境中。要学会控制自己,才能变得更好。

3.父母依旧爱和包容生气的孩子

“我们依旧爱你,不会受任何影响,前方的路依旧光明。”

“生气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生我的气,生妹妹的气甚至生自己的气。只是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时间太久,就会出现问题。慢慢学会放下,去克服它。你可以大声发泄或拿枕头出气。”

——父母对子女的爱,胜于世间众多感情。爸爸所说,并不是溺爱,而是真诚地告诉孩子,不管你变现得如何,你都是我的孩子。爸爸的包容,孩子的开朗,只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所以,平等地表达尤为重要。这样的表达促使孩子向前看,不要局限在当前的不良情绪中。

4.放开心扉表达自己,让父母了解你,父母定会尊重你

“我不喜欢你骂我”——“我并不是在骂你,我只是在逗你。”

“没关系,敞开心扉说出来,我才知道你的底线,并且我会尊重你的底线,绝不越线。不过前提,你得先告诉我。偶尔开开玩笑是可以的,对吗?但是有时候不行。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适合的话,我就绝不会开玩笑,你只需要告诉我,我就不会了,好不好?”

——其实这点蛮难的。中国家长传统式的家庭教育,通常是父母为长辈,孩子作为晚辈,该对父母尊重。如果对父母大吼大叫,可能接下来就是一顿好打。也许这就是西方教育的不同,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深入到每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孩子受到尊重,同样能给予父母应有的尊重。

希望每位爸爸妈妈看到后,能有所启发哦~

耐心开导女儿的爸爸真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