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孔子在一次外出旅行時經過一片莊稼地,由於一匹馬沒有駕馭好,吃了老農的地裡的青苗。老農看見這一群讀書人不是很順眼,就把他們的這匹馬扣留了下來。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貢的自告奮勇去解決這件事,子貢這個人以能言善辯著稱,他覺得他有把握把這件事情擺平。子貢說出了幾條馬吃到莊稼的理由,又向老農說了許多道歉的話,老農卻沒有把馬歸還的意思。老農說,“你的馬吃了我的莊稼你還有理了,你跟我講那麼多道理是在教育我嗎?你沒有誠意,你的馬我不能還給你!”子貢我可奈何的回來了,並把情況跟孔子做了彙報。

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孔子說,一個聽不進進別人的話就如同野獸不會認為貴重的祭品是一種享受,就好比鳥兒聽不懂美妙的音樂一樣。孔子的話就是高明,這是在變著法在安慰子貢嗎?那時候還沒有“對牛彈琴”這歌詞語,要不孔子一個詞語就把話說明白了。孔子想了想,就把馬伕派去和老農交涉。

馬伕夫見了老農就說,老哥你好呀,你家的地也不是在東海邊上,咱家的馬也不是在西海溜達,這馬是個吃草的畜生,它從你的莊稼地路過,他怎麼會不吃你的莊稼呢?老農聽了馬伕的話哈哈大笑,就把馬還給了馬伕。

這個故事說明面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話是多麼的重要,但是我要說的是身份相近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溝通,因為他們的心理距離拉近了。

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我再講一個真實的例子。小王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在建築工地上做見習監理,剛開始工人們根本不聽他的話,他請教問題也沒有人好好跟他說。他很苦惱,就請教一位同行業的師哥。師哥告訴他,工人們這是“欺生”,因為他們覺得你和他們不是一路人,通過排擠你找到他們的優越感。師哥也傳給他了一些“小竅門”。小王聽了師哥的話,吃飯的時候和工人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坐下就吃,渴了有時也喝自來水,也學著大聲的講話,不順心時也講粗話。他在工地上交代任務的時候他也不再客客氣氣,看別人那裡做得不好就直接指出來,請教問題的時候恭敬有加,自己不抽菸就把偶爾得到的香菸散給大家,自己偶爾也給工人們講個老司機的段子,一段時間以後,小王就和工人們相處得非常和諧了。因為工人覺得他身上少了“大學生”的氣質,多了他們身上的樣子。

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脾氣和身份相近的人在一起才容易相處,相似的東西在一起才會顯得畫面和諧。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場景,不認識的小孩很快的玩在了一起,喜歡在一起聊家常的是清閒的大媽,公園下棋的多是一些大爺,跟有錢人在一起玩的多是有錢人,這就是現實。

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身份相近的人他們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和愛好,他們交流和交往起來才會愉快。身份相近的人容易在心理上產生親近感,這樣就有了良好溝通的前提。如果你到國外,聽到有人說中國話,你就會留意;如果你在外省見到老鄉你就會覺得很親切;你見到陌生人如果長相象自己的親人,你就有想了解他信息的衝動。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理變化,是因為我們內心需要別人的認同,而對身份相近人的好感就是對自己認同的潛意識的反映。

孔子與馬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身份相近更利於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