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我,下沉干部在行动(七)

部机关10名干部下沉到通州区漷县镇觅子店村和尚武集村1个多月了。一个月来,他们脸晒黑了不少,身体也瘦了不少,但他们工作的干劲没松,昂扬的斗志没减。他们坚守工作岗位,耐心细致负责,积极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抗“疫”故事。

增强“三力”,做好防控

陈永振


战“疫”有我,下沉干部在行动(七)

下沉到觅子店村,到岗第一天就在金三角商贸市场卡口执勤值守。面对市场每天密集的车流人流,如何快速高效做好体温检测,我认为要增强“三力”。

一是强“脚力”,既守好点位又灵活机动。下沉干部门在卡口都有各自固定点位,首先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同时,市场门口摩托车、三轮车、老年助力车来回穿梭,非常拥堵,需要我们不停地来回穿插走动,加强与同事协同,确保快速高效测量进入人员体温,便于及时疏导交通。一天下来,移动步数达到一万多步。

二是强“嘴力”,既要张口解释又要忍受委屈。出入市场的人员,绝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进出村子、市场等都要接受检测,多次检测让少数人产生反感情绪。对于个别不配合的村民需要耐心做好解释和情绪疏导。对于未戴口罩人员,就从保护他们个人安全的角度解释劝回,使他们舒心接受劝导。同时,也会遇到个别村民发出责备性语言,这需要忍受委屈,不仅绝不还口,反而更耐心细心地沟通,争取理解支持。

三是强“眼力”,既不漏测又不反复测。每天进入市场人流量大,体温检测作为关键前置环节,要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全部经过检测。同时,因机动车不能进入市场,不少商户每天要多次出入市场接货送货,对他们不适宜频繁测量体温。对此,我们需要边检测边观察,既严格执行检测要求、不漏一人,又灵活掌握方法、不短时间重复检测。


提高站位,服务奉献

姜添


战“疫”有我,下沉干部在行动(七)

从参加下沉工作以来,我迅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扎根基层,工作认真,在金三角商贸市场、觅子店村等开展测温查证、出入登记、入户排查、提醒劝导等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通力配合,为构筑起京津冀交界区域村镇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奉献出力。

一是提高站位,提升觉悟。防控疫情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堂鲜活生动的特殊党课。在最困难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共产党员要接受考验,敢于亮出“红袖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沉到最基层,冲在最前面,舍小家,为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并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党的先进性,在具体行动中锤炼个人的意志和品格。

二是热爱群众,服务奉献。防控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在村口守护村民的大门,守护村民的健康,他们主动减速、伸手受检、一句关心、一壶热水……以各种形式支持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倍感温暖和欣慰。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积极性,要发动基层群众,依靠基层群众,在工作中勇于吃苦、甘于奉献,让寒风和烈日见证我们在基层抗击疫情的平凡努力。

三是严肃认真,耐心细致。要吸取之前通报的某进京检查站的疏忽漏检教训,一丝不苟,严肃对待。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疫情形势总体趋缓,部分村民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我们要做好提醒工作,对返京复工人员解释隔离观察政策,让他们遵守各项防控规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工作时间我尽量做到站立不坐,提醒自己以身示范,给村民们展示一种战斗姿态,引导更多人支持我们的工作。


下沉工作,虽不复杂但也不简单

李铭泽


战“疫”有我,下沉干部在行动(七)

作为一名下沉村子参加疫情防控的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走进基层防疫一线的那一刻,我已经做好了参加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出发前,我自觉工作并不复杂,但当自己真正站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线,才发现基层防疫工作虽不复杂,但同样不简单。

一是体力关。每天站立六七个小时,不停的抬手,不停的劝导提醒,“请带好口罩”“减速慢点”“这边进那边出”,一天下来口干舌燥。

二是心力关。每天都会遇到不理解的群众,“今天在别的地方测过了,怎么还测”“我就进去买个菜,不用带口罩了吧”,要忍住心底的委屈,耐心劝解。

三是信念关。把手中的笔换成一把测温枪,每天成百上千次的重复一个测温动作,口头禅变成了“你好”“正常”“慢走”,把每次检查前的一个手势、检查后的一个点头做到极致。这需要我们坚持守护一方百姓平安的信念。

岗位上的我们常会收获温暖和感动,有的是来自群众的一声“谢谢,辛苦了”,有的是来自群众“早早伸出胳膊等待测温”这样一个动作。

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所在的通州区漷县镇作为“京津冀”三地交界的复杂防控地带,复工复产、返京人流持续增加等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战“疫”岗位,我深知自己的每项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从凛冽寒冬站到春暖花开还不行,还要“战”到战“疫”的最终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