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导语:

不知从何时起,世人就常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话挂在嘴边,暗示自己是一匹身负才华的"千里马",只是苦于没有找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所以一直沉浮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人需要在时时刻刻都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看清以后的道路究竟通向何处,先识己后识人进而才能够成就大事。古往今来,怀着满腔热情的创业者有很多,可是创业成功者却寥寥无几,这些人失败的原因多半是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故而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战国时期的魏国原本拥有着商鞅、张仪、范睢等众多经世之才,可是魏国君王却对这些人的存在视而不见,商鞅等人见自己的才能不得赏识,只好各自离去寻找出路。这个小小的失误铸造了强大到能够统一六国的秦,当秦的铁蹄踏来时,魏国君王感叹"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成为了笑谈。难道真的没有人才来辅佐魏国吗?只能说魏国君王没有发现身边良才的能力罢了。时过境迁,短短数十年后这样的情形又在楚汉对决中上演,有了前车之鉴为何霸王仍然会败北?那么刘邦与霸王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二人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同

刘邦身为汉方团体的领袖,起事时已年过中旬,论出身不过是一个地位卑贱的亭长,既无统兵之才,也无过人之勇。虽说拥有坚忍不拔的品质,但由他领军的战斗基本上是逢战必输,刘邦的军事天赋可以忽略不提,还好识人眼光不差,索性把战场厮杀的事情都交由韩信等杰出将领去做,自己坐镇后方统筹全局。可喜的是将领们在战场上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特长胜多败少,足以挑起消灭敌人的担子。

于是刘邦对自己的定位是安坐军帐中运筹帷幄,调度指挥阵前各个将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项羽身为楚方团体的领袖,起事时不过二十多岁,正值身富力强的最佳阶段。出身于楚国上将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地学习了很多战场对战的知识,此外,他还天赋异禀、身怀巨力,一手霸王枪使得炉火纯青。正因为有着这些优势,所以霸王在战场上往往能打出摧枯拉朽地攻势,打的敌人节节败退。由此可见,相比坐镇后方的费神烧脑,项羽更喜欢在战场上带兵打仗展示霸王风采,个人的勇武尽管也是战场优势之一,但是缺少了统帅的调度职能,将士们奔赴在沙场上往往首尾难顾。

封侯赏地后,齐地田荣不满侯爵分配,在楚汉交战的紧要关头向霸王提出册封为王的请求,霸王闻言怒不可遏立马置前方虎视眈眈地汉军不顾,亲自率军攻向田荣。刘邦见楚方团体内部起火找准了突破口,趁机夺取彭城,霸王着忙反身回援,一来二去间彭城阵地虽被夺回,但齐地又被田横占领,一场战斗打的毫无建树,既没有完成预期平叛目标,又在来回奔赴的途中平白损失了部分兵力,这个举动是利大于弊、得不偿失的。

不难看出,霸王凭借超绝的武力之勇,常常使自己陷于苦战无法脱身,从而缺乏了对于大局的掌控。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结果是源于自身定位不清所导致的。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时逢楚汉对峙阶段,两军压于前线长久僵持不下,楚军士兵疲于连年作战一时间军营中抱怨声不断,霸王没有安抚士兵焦灼情绪的方法,又怕士兵的消极心态会影响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迫于无奈下项羽只好向刘邦喊话希望能一场定胜负,早日结束生灵涂炭的局面。刘邦闻言一笑,称"绝不与匹夫斗勇,只与匹夫斗智",一句话驳得霸王哑口无言。因此,二者间的思维、智慧和定位在对比中高下立见。

对于下属的使用方式与职能划分不同

创业途中领袖的统筹全局固然重要,但同样离不开身处在各个岗位上的下属齐心协力地推动作用。因此,是否能合理地分配成员工作范围,是否能及时发掘有才之士,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这才是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

刘邦凭借着高明的识人眼光,笼络了众多杰出的文臣武将在他麾下效力,当然光有人才是不够的,如何把他们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能转化为战争优势呢?对于这个问题刘邦有着自己的考量,逐鹿中原后,刘邦的最大敌人就只剩霸王一人。两军对战的过程中,刘邦将稳重的萧何安置在后方负责处理政务以及供应汉军粮草的调配工作,自己则带领着大军在正面战场上与楚军胶着,同时吸引霸王的注意力。至于韩信、彭越等武将则需要深入敌后,配合正面汉军一起对楚军围点打援。此外,张良、陈平等幕僚除了帮刘邦想应敌之策,还得对楚军部分将领开展心理战,此计一出,楚军帐下的齐王田横与淮南王英布纷纷叛楚降汉,进一步削弱了楚方团体的抵抗力量。刘邦按照对手下人才的特长的了解,把单一作战模式转化为了多线作战,安插在各个位置上的成员在共同发力间迅速肢解、分化了楚军的实力,这种作战方式的安排效果日益显著。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反观霸王在应对刘邦层出不穷的攻势面前就显得非常相形见绌了。霸王没有唯才是用、发掘人才的能力,也没有广纳言路向谋士虚心讨教的精神。因为用人不当、识人不明他曾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亲手留下了不少隐患,当初封赏十八路诸侯时,他凭借自己的喜好给予了许多无能之人高官厚位,这些人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不仅不能为楚军扩大优势提供半点帮助,反而作壁上观,观望着两军优劣变化做好了随时投敌的准备。像田荣等战功赫赫的武将,靠着真刀真枪的本事也不过换来与无能之辈并列的地位,这自然引起了他们心中的愤懑。于是在索求爵位无果后,田荣起兵反抗霸王,加大了楚方统一天下的难度。

此外,韩信与陈平原先是在楚军帐下效力的,可惜霸王刚愎自用的性格让他视人才于无物,根本没有重用韩、陈二者的意思,两人见投效无望转身投靠了刘邦,走了两位可堪大用的贤才后,此时楚军帐下还有一个智计百出的范增,可惜范增苦口婆心地老成之言也同样打动不了油盐不进的霸王。眼见汉方势力后来居上深感独木难支的范增也只好告别霸王悄然离去,霸王的固执己见使得楚方团体流失了大批人才,剩余的成员也在统帅喜怒无常的影响下逐渐人心涣散有了各自的打算。至此,楚方原先强大的凝聚力碎成了一盘散沙,霸王成了扶持汉方发展的最大推手。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在刘、项二人的博弈中,刘邦懂得开发手中人才的潜力,将棋盘上的每个位置都留有后手,这些看似散落在各处的棋子,实际上每一个都是能联系起来的整体,不仅能分别对抗楚军,也能在失误后很快借助其他棋子的发力东山再起。而霸王却不懂得全面布局的重要性,将所有的棋子都堆放在一起,给了刘邦一举击破的机会,也断了自己失利后翻盘的可能,就这样霸王手中的棋子越打越少,最后只能陷入汉军全面包围的圈套中成了救火队员,来回奔赴间乱了章法。战局的胜利从来都不是靠个人的能力便可以完成的,离开了长远的战略眼光,纵然霸王身具拔鼎之力也难能在倾颓的大势面前力挽狂澜。

汉方用随机应变的策略与楚方优势互换

战场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统帅是否拥有灵活多变的统军策略。众所周知,老成稳重的推进方式只适合应用于兵力强盛的势力,而当时汉方从硬实力上来讲差了楚方好几筹,身处在绝对的劣势困境中,注定了常规的方式很难局面。还得需出其不意地奇谋攻其不备,让楚军摸不着头脑这才有取胜的机会。

所以刘邦在用人的方式上是非常独树一帜的,他的用人思路灵活发散完全不受常规形式的影响。特别是对韩信的任用更是别具一格,韩信在拿下齐国领地后,希望刘邦能够用齐作为封地嘉奖他这位大功臣,要知道臣子主动向君王讨功要赏的情况可不多见,这种邀功的做法摆明了在以势压人,刘邦当时陷于荥阳僵局、苦不堪言,他知道韩信的能力完全可以帮自己脱身,于是刘邦忍下了心中的怒火爽快地答应了韩信的请求。在后来的垓下之战中,韩信与彭越故技重施,刘邦为了能尽快消灭楚军再一次在封赏问题上做出了让步,韩、彭二将对刘邦允诺地丰厚报酬心满意足,积极配合刘邦出兵攻打楚军。可以说刘邦灵活的用人方式,激励了武将的斗志,一次又一次化解了危机

这一点霸王可是拍马也不能及的,仅仅是因为田荣不满赏赐的抱怨,霸王就能直接发兵围剿,丝毫不顾先前十几年的君臣情谊,他不知道学刘邦去安抚武将的情绪,只知道用武力说话,结果使齐地再次卷入战火中。倘若霸王能够派遣使者先给田荣齐王的名头,暂且稳住田荣,想来也不至于会落得众叛亲离、腹背受敌的下场。

面对形势的变化,不能带着固有的眼界去生搬硬套,固执己见只会让前进的道路阻塞重重。"堵则变,变则通"灵活的变通能力才是正确且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自我认知的差异性,使楚汉结果迥异

结语:

项羽因迂腐、不知变通,无法合理地任用人才,导致掌握在楚方手里的大量人才资源白白流失,变相性地资助了对头刘邦,使自己与一统天下的初衷失之交臂,虽然侥幸赢过几次,但终究抵不过大势压迫,覆灭只是早晚的事情;刘邦知人善用、有明确且清晰地大局观,每一步走的清奇却不失稳重,懂得慢慢积攒实力的重要性,尽管在前期屡吃败仗,但最终还是稳扎稳打地抓住了机会一举翻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