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建築使用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來源。節能建築成為建築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建築也應運而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全球典型的綠色建築案例。


01

英國倫敦:西門子“水晶大廈”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這是一座會議中心,也是一座展覽館,更是向公眾展示未來城市及基礎設施先進理念的一個窗口。在倫敦紐漢區皇家維多利亞碼頭,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築已經崛起,西門子將其在城市與基礎設施領域的智慧融入其中,正如它的形狀“水晶”一樣,未來城市的多面將在此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除了驚人的結構設計,水晶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建築之一。“水晶”本身也為未來城市提供了樣本——它佔地逾6300平方米,卻是高能效的典範。與同類辦公樓相比,它可節電5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熱與製冷的需求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該建築使用自然光線,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它還利用智能照明技術,在電力主要由光伏太陽能電池板的建築被一個集成LED和熒光燈開關根據白天的大部分。


晶體的另一個有趣的特性是所謂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建築的屋頂作為收集器的雨水,汙水處理,然後再生水純化和轉化為飲用水。


02

澳大利亞墨爾本:像素建築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澳大利亞人再一次證明了它們預示著走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像素大樓位於墨爾本市重要地段,是一個耀眼的項目。達到105項環保要求,是澳大利亞第一個碳中性辦公樓。樓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樓五彩斑斕的外表皮讓人過目不忘,這是一個固定的遮陽百葉系統,背後是雙層玻璃窗戶。此外,大樓裡面配置了太陽能電池板,他們和諧的組合在外表皮上,賦予建築活力及獨特感。


像素的建築不過是一個展示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能力。首次構建實現了完美的綠星評分,它為可持續的崛起鋪平了道路基礎設施在整個澳大利亞。同時,大樓取得美國LEED標準下的102個要求,是迄今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在未來,這棟大樓也將遙遙領先。


03

巴林麥納麥:巴林世貿中心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巴林,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巴林世貿中心,耗資3500 萬巴幣(約合9 千多萬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風能作為電力來源的摩天大樓。大廈由兩座傳統阿拉伯式“風塔”高樓組合而成,上尖下寬,如一對比翼的海帆, 掣風展開,強健有力,傲岸於蔚藍色的阿拉伯灣。


巴林世界貿易中心是一座高240 米、雙子塔結構的建築物。主體平面為橢圓形, 在兩座大廈之間設置了水平支持的3 座直徑29 米的風力渦輪。風帆一樣的樓體形成兩座樓之前的海風對流,加快了風速。風電機組預計能夠支持大廈所需用電的11%-15%。


行走在巴林王國首都麥納麥的中央商務區,只需稍稍抬頭,就能看見巴林世貿中心那雙塔之間凌空飛架的三座水平軸發電風車。這三座風能渦輪機的安裝費用為100 萬巴幣,每年約提供1300 兆瓦時(130 萬度) 的電力, 相當於200萬噸煤或者600 萬桶石油的發電量,供300 個普通家庭一年之用。風力葉輪日夜不停旋轉,不帶來任何環境汙染,似在提醒所有把渴望目光投向中東地區的石油消耗者:地球上其實還有更環保、更適宜生存的能源獲取方式亟待我們去開發。


隨著全球不可再生資源的不斷消耗,能源危機猛然敲響了人類的生存警鐘,巴林世貿中心無疑發揮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有了巴林世貿中心這個風能摩天大樓的成功案例,風能—— 這種可再生、無汙染且儲量巨大的能源,更能激發天下有識之士的信心, 才好各展才智,開發利用,減少二氧化碳之類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繁育的地球。


04

美國西雅圖:布利特中心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據西雅圖當地媒體人蘭迪·伍茲(Randy Woods)介紹,布利特中心運用了許多尖端的可持續發展技術,如其地下蓄水池中安裝了收集和過濾家庭廢水的系統,綠色屋頂則可以過濾雨水。另外,它還裝有能通過有氧裝置分解排洩物的廁所、可供整座建築一年電量的樓頂太陽能電池陣,以及能夠充分提供自然照明和通風的大型窗戶。除此之外,在布利特中心的混凝土樓板上裝有太陽能熱水循環輻射採暖系統,其地下也建有多個400英尺深的熱量交換井以助調節辦公室溫度。


布利特中心的建築中內置了可以檢測光線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室內外溫度和天氣狀況的傳感器。在樓外街道上鋪設的綠植和強滲透性的路面材料能夠讓水浸透到土地中,減少流入到普吉特海灣和華盛頓湖的水流。為了鼓勵人們多在大樓內步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布利特中心設有寬敞舒適的樓梯,且沒有設計車庫。


05

日本豐岡:生態住宅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該生態住宅坐落在日本豐岡市——兵庫縣北部的核心城市。豐岡市的自然景觀豐富而具有特色,在圓山川附近體現得尤為突出。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該住宅便成為了當地生態環保型住宅的典範。它是日本環境部的20個生態住宅項目之一。


豐岡冬天寒冷而多雪,夏天炎熱,終年潮溼。於是,便出現了一種傳統的住宅,內部設有一個很大的空穴空間,被稱作TAKA。在這樣一個空間內,熱空氣和溼氣可以通過天窗擴散出去,使其儼然成為一個空氣調節系統。外牆塗有灰泥,具有強大的防火性能。

內牆可以捕捉溼氣與熱氣,在冬天的時候從太陽光汲取熱量,在夏天的時候利用晚上涼爽的室外空氣使室內溫度降低。


住宅引進了太陽能發電系統,直接利用太陽的熱量。環流風扇控制了熱空氣的流動,使室內環境更為舒適。小球爐作為供熱系統被引入到住宅中,它利用生物質能進行供熱,同時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在空隙空間中安裝有溫多地暖系統。這些系統以其高運作效率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室內環境。該住宅還採用了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統以及LED燈。


06

美國匹茲堡:菲普斯的可持續景觀中心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位於美國匹茲堡的菲普斯可持續景觀中心獲得了LEED鉑金認證。這個建築系統化地展示了在景觀設計、水與能源效率、室內環境質量以及材料的保護與使用等方面的高超技術。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為這個項目的評分是63分,而滿分為69分,迄今為止,只有另外一個建築項目達到了如此高的分數。


菲普斯可持續景觀中心是在一片城市棕地中重新建設的,通過綠色基礎設施,場地上所有的廢棄物和雨洪都能夠在場地本身範圍內有效處理。設計中採用了150種鄉土植被,同時實現能源和水的零消耗。


在設計建造過程中,如何實現能源百分百的再生利用是最棘手的問題。設計師在設計中心外觀和結構時,決定儘可能使用自然光來照明以減少電能消耗,並通過精心設計的地熱系統(溫度控制在10攝氏度左右)來調控冬天和夏天的室內溫度,最大限度降低冬天供暖及夏天製冷所導致的能耗。作為輔助,設計師還通過風電來更好地利用再生能源。


為滿足中心的用水需求,設計師利用植物園內的澙湖和溼地設計了一整套水處理系統,除滿足整個植物園的灌溉需求外,採集到的雨水經過存貯淨化,然後分流到中心供給不同的需求。中心使用自然通風系統,設計師參考流體力學計算研究結果決定最佳的門窗位置,門窗的開啟則由室內的二氧化碳傳感器根據實際狀況自動控制。


07

波蘭:集雨摩天樓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美國城市人口平均用水量是發展中國家的五倍,這樣的增長關係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然而丹麥人的習慣是收集雨水用作洗衣服和澆灌植物。在過去的10年中,他們平均用水量下降了40%,以至於被稱作生態村。該方案名為“雨水收集”生態摩天樓,由來自波蘭的建築學學生Ryszard Rychlicki和Agnieszka Nowak設計。


“雨水收集”摩天樓的頂部和外殼設有系統的排水設施,目的在於儘可能多的“捕獲“降雨以滿足大樓每日的自身用水需求。大樓平均每日每人用水大約150升,其中85升將可能由雨水代替。在這種觀點之下,他們決定設計一個儘可能多的收集並處理雨水的大樓,並把收集到的水供給大樓的使用者。幾千年來植物一直是雨水採集和處理系統的高手,這個系統幫助它們解決自身水的不足和剩餘問題。


同樣,Rychlicki 和 Nowak 試圖參考植物關於雨水收集與處理的結構原理。設計的最初,大樓一直關注在外形和頂部的造型,以便首先收集足夠多的雨水。大樓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漏斗形儲水庫以及蘆葦處理區,這裡把收集到的水處理成可用的水,然後通過傳輸水網運送到各個區域。大樓通過外表面的排水系統收集流經大樓側面的雨水這些雨水被運送到樓板下的管道,並儲存起來。這些經過大樓處理過的雨水可以用在衛生間,洗衣機,植物澆灌,清洗地板等家庭設備。


08

迪拜謝赫扎耶德路:變化開端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迪拜是征服世界。它是世界紀錄之家等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最大的煙火表演等等。2013年,迪拜公佈了變化開端——一個商業建築,收到107的110點,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可持續的建築,打破了記錄像素的建築。


09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新加坡對“綠色建築”的實施推廣十分重視,至2030年,可持續發展部際委員會為建築環境業設定的目標為:綠色建築佔所有建築的比例至少達到80%。


義順邱德拔醫院,是新加坡最新的一家公立醫院,由英國RMJM建築事務所設計,完全遵循綠色和高能效的理念。在光伏系統、採暖通風系統、日常照明系統等方面實現了零能源,並且擴大綠植覆蓋面積,達到70%的自然空氣流通,建築的用能效率比普通醫院的平均水平高出50%。


邱德拔醫院充分利用每一個空間來創造綠色醫療環境。它的每一層樓都佈滿了綠色,使人放鬆和振作。特別是自費病房大樓和公費病房大樓屋頂平臺的階梯花園,患者和探望者在花園漫步時,會發現宜人的私密冥想空間。這些花園的另一個獨特功能是為手術室提供循環冷空氣或為低層提供新風來源,從而創造一個蒼翠繁茂的涼爽環境。


建築外立面的景觀牆佈滿了使用滴管過濾系統的氣生植物,形成室外衛生間的私密屏風。室外的淺水植物為生態池塘提供了主要的水循環過濾系統。


10

臺灣台北:公共圖書館


全球典型十大綠色建築案例

臺北公共圖書館北分公司是一個環保建築。館內建材或鋼構、或木造,減少了混凝土的使用,就是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和負擔。而全館設計採用挑高夾層的高低窗產生的浮力通風,再配合氣體交換機,就能降低室內溫度約4℃,這麼做,不僅可節省電費,更能將戶外清新的空氣引進來,減少昏昏欲睡之感。


另外,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的輕質生態屋頂,可發電十六千瓦的電力,其發電量相當於在夏天中正午時可供應全館同時間20%的用電量。至於斜坡屋頂及草坡設計,則可綠化屋頂涵養水分、減低直接曝曬;藉斜屋頂收集而來的雨水用於澆灌植栽及清潔用水,則達到水資源的再利用。一、二樓中間樓梯的牆面,採用來自鶯歌陶磁廠廢料,經切割後巧妙成為層次分明的陶磁立面,午後陽光灑進來時更透出層層疊疊的彩色光輝,又是環保建材再利用的實例。

最後,圖書館也捕捉降雨節約用水,屋頂被設計用來捕捉雨水和存儲用於圖書館的廁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