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禅的正确理解

对生活禅的正确理解

学佛要能有正确的修行观,才能开启内在本有的智慧。

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来找我,向我“讨回”他的老婆。他抱怨:“从我太太学佛以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修行的功课,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课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里,肚子饿得不得了想吃饭,她却叫我带着小孩去馆子吃。”如此,平日和谐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争吵。

在家居士有心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认清楚自己与出家的法师在修行上是有分别的;不论修行的基本态度或修行的方法都应该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为他一生的职志,每日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与修行相关的功课上。而在家居士就无法做到如此,因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来做功课,结果往往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亲子疏离,友情消失。因为你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分,自然而然,学佛就变成了一种痛苦与负担。

事实上,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绝不是有了师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饭。

学佛了更应先尽到自己为人妇、为人母的本分,将家庭科理原顺好之后,这样,你用多余的时间来念佛、拜佛、来近三宝,不仅家庭和谐美满、而自己也更能以关照的功夫来突破贪欲与执着,巧妙的思维如何运用佛法待人处事,如此,智慧才能获得提升与开发。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