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經濟”真的會讓人變得更懶嗎?

“懶人經濟”真的會讓人變得更懶嗎?

在很久以前,馬雲就開始強調新零售,開始四處宣傳,線下到線上的路程已經走完,現在需要把主戰場重新從線上搬到線下,所以,我們看到,阿里巴巴在到處收購商超,進駐社區,同樣的事,騰訊也在做,京東也在做,蘇寧也在做,國美也在做,好像一夜之間,佔領用戶的最後一公里成為了新的風口一樣,資金鋪天蓋地的湧入進來。

這時,很多人開始擔心,這種“懶人經濟”會讓原本就已經很懶的人變得更加慵懶。

個人認為,科技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就是人們的惰性,所有的發明和商業模式都是為了讓人們變的更便捷,就好像當下人們習慣用的會員卡,貴賓卡一樣。

最早,我們出去消費,吃完飯之後結賬的時候,我們會和老闆討價還價,讓老闆給予我們一定的優惠,後來,老闆們發現,與其這樣每次為了這蠅頭小利,浪費大把的時間,不如再結單時直接將零頭抹掉,剩個整數,讓消費者賺到實惠的同時,又能擁有便捷。

可是,時間一久,又出現了新問題,因為消費金額不同,所以每個人享受到的優惠是不一樣的,有些客戶滿意,有些客戶依舊會討價還價,問題是解決了一些,但是那只是一小部分,每天還是會浪費大把時間在這上面。

於是,一些聰明的商家出現了,他們開始給一些熟客提供一種卡,讓他們在買單時,享受一個固定的折扣,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客戶的黏性,還可以節省大把時間。

再後來,會員卡蔚然成風,席捲各行各業,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同樣是餐廳,人們需要去每一家店重複辦理會員卡,才可以享受到各家的優惠和折扣,所以,卡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牴觸各種會員卡,即使辦理了,也在主觀上有一定的牴觸心理。

有的時候人們就是這麼懶,懶得擁有那麼多卡,這個時候要怎麼辦呢?

再大的困難也總有人破局,現在國內好多城市就針對人們的這一心理,又推出了一卡通,比如廣州,上海,北京等地推出的交通卡,可以坐地鐵,可以坐公交,甚至下一步,還可以買車票,比起交通的一卡通,臨沂本地推出的一款叫悠悠卡的餐飲折扣一卡通更具創意。

他們通過搭建一個美食平臺,供各大餐廳進駐,然後聯合進駐的商家,聯名推出了這款被各大餐廳所公認的悠悠卡,只要持此卡到進駐平臺的餐廳消費,便可以享受折扣和優惠,通過這樣的聯盟的方式,一張卡便解決了平時需要辦理上百張會員卡的繁瑣,人們自然也樂意接受。

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高新技術,還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都是為了讓人們變得更懶而存在的,所以,懶人消費,肯定會讓人變的更加懶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