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距今约500万年前,距离太阳系约4.3光年外的半人马座α A恒星系的“依科普特”行星上出现高智慧生物“EV”(科学家称之为依星人),距今约100万年前,依星人进入星际文明时代(我们称为二级宇宙文明),依托于核动力机器人和星际飞船,依星人将荒芜的行星改造成宜居行星,在各大行星上建立起“殖民地”,一时间半人马座α A恒星系内充满了“生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依星人开始尝试建造恒星际飞船(三级宇宙文明初始阶段),此时的依星机器人已经发展到第22代,具备依星人思维,有机生命体和无机生命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然而好景不长,距今约90万年前,距离半人马座α A恒星仅0.9光年的半人马座α B恒星在银河系中心(银核)和半人马座α A恒星引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变轨”,向半人马座α A恒星“撞来”(实际上两个恒星互相靠近)。

经过轨道推演,依星人惊讶地发现,仅需要6“依星日”时间(约130地球日/130天),两大恒星系的外围行星就会接触(相撞),在两大恒星的巨大引力下,“依科普特星”将被撕碎或者脱轨与其它行星相撞。经过紧急会议,依星人决定让部分科学家和机器人携带依星生命胚胎和基因数据“大逃亡”,此时恒星际飞船(探索号,长约30千米,宽10千米)刚刚建造完成,尚未试飞便于次日匆忙起飞。

在第6依星日,探索号飞出约0.2光年,两大星系“相撞”,依科普特星被引力撕碎。

第7依星日,探索号飞出约0.24光年,意外发生了,半人马座α A恒星和B恒星并未相撞,而是变成了双星系统,引力激增,“俘获”附近的比邻星(半人马座α C恒星),导致比邻星“变轨”也“撞”了过来。

第8.5依星日,A、B、C三大恒星形成了“三合星”(三恒星系统)雏形,在三颗恒星巨大的引力下,采用核聚变等离子推进系统的探索号已经无法逃出“三合星系”,依星文明危在旦夕。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第9依星日,经过紧急会议,飞船上的800名科学家和60名机器人投票决定,用飞船尚在验证阶段的“量子跳跃”技术“赌一把”。探索号启动“量子跳跃”瞬间,时空发生扭曲(时间和空间同时跳跃),仅仅用了1依星小时时间,探索号“瞬移”到了地球卫星轨道,6500万年前的地球卫星轨道!在巨大的时空和引力“过载”下,依星科学家全部死亡。由于探索号自主驾驶系统尚未完工便匆忙投入使用,巨大的飞船像“流星”一样撞向地球,关键时刻飞船上幸存的47名机器人启动紧急减速程序,飞船仍然撞向了东非大陆,巨大的飞船在东非大陆“划”出了长达6000千米的“东非大裂谷”。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第10依星日,地球6500万年前(白垩纪恐龙时代),探索号携带的生命胚胎在撞击中全部损坏,基因数据尚存,“幸存”的31名机器人研究决定执行“依星火种D计划”:以“探索号”为基地繁殖机器人(大规模制造三头六臂甚至更复杂的高性能机器人),“格式化地球现有生命”把地球改造成适合“依星人”(哺乳类)居住的星球,并将依星人基因数据导入地球生命的“重生计划”。

地球约3000万年前,机器人终于“培育”出猩猩;约500万年前,第一个“依星人”(人类祖先)“培育”成功。

此时的地球上的“依星”机器人数量高达10万,其它行星(火星、木星)上约5万,并且科技进入到三级宇宙文明(可以跨星系旅行和生存(机器人的巨大优势在于不需要氧气和水,有太阳/恒星便能生存))。太阳系此时剩余的能源仅够“依星人”(人类)发展到二级宇宙文明,经过慎重研究,机器人决定将木星附近的“铁文星”(金属行星)改造成“星际战舰(星系飞船)”。

约4万年前,体积约为地球六成的“星际战舰”建造完毕,此时的人类(依星人)已经进化到石器时代,具备了自我繁衍和进化的能力。

终于4万年前的一天,所有机器人集合登上“星际战舰”和修复好的“探索号”,向着广阔的“银河”绝尘而去......

而神(三头六臂、上天入地)的传说也在“懵懂”的原始人类中传播开来......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本文纯属假说,仅供思考娱乐)


人类实为天外来客,并非进化而是“神”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