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這裡有一份佛弟子保護環境、慈悲利生攻略

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這裡有一份佛弟子保護環境、慈悲利生攻略


每年的4月22日

是世界地球日——

一個專為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

鼓勵各國人民參與到環保運動中

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環境


那麼,作為佛弟子應該如何

身體力行地實踐環保行動呢?

素食、放生、生態保護、心靈環保…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更可以成為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吃素一天一起減少碳排放

在世界地球日這一天,最簡單的就是,通過吃素這一件事為地球貢獻一份力量,並喚起全世界人類對生命的珍愛和慈悲

當然,更好的選擇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選擇素食,合理搭配、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美味的素食讓身體更健康的同時,也為地球創造了一個美好環境。


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這裡有一份佛弟子保護環境、慈悲利生攻略


在佛教中,素食成為一種飲食規範的歷史十分久遠。佛陀要求弟子食素,主要是出於尊重生命的慈悲心。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篤信大乘佛教,於是,並以法令形式告誡天下沙門永斷酒肉,若有違反則嚴懲不貸。從此,中國漢傳佛教的信徒就倡行素食。這一飲食規範現已成為漢傳佛教的重要標誌,出家人尤為嚴格。


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這裡有一份佛弟子保護環境、慈悲利生攻略


素食雖然只是一種飲食習慣,但卻能實際地將損人利己的、你死我活的生命觀轉化為和合共生、愛他如己的生命觀。素食者更能夠溫良待人、包容異己、愛護生命。


太虛大師曾言:“不食肉,殺念乃除;能除殺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災厲自無。於是人生仁壽,皆可期於賢聖,世界清淨,永能保其安樂。”


世界地球日50週年 這裡有一份佛弟子保護環境、慈悲利生攻略

素食還有著保護生態、拯救地球的巨大價值。據科學家計算,一人一日不吃肉,可以減少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一棵20年生喬木半月的減碳量。全球人類吃素一天就可能會擁有一片森林。

護生一起保護生態環境


佛教提倡不殺生而積極護生,戒殺護生,就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對於動物的保護,有著積極的慈悲思想。《六度集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為鹿王時,曾代替母鹿捨身,感動國王制定動物保護區,禁止獵殺;阿育王廣植樹林,庇廕眾生,設立動物醫院,規定宮廷御廚不得殺生,凡此都是佛教對於“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示範。


護生就是保護自然生態,不單是動物的保護,即使是一株草、一棵樹,都必須加以培植、愛護,因為他們對空氣的淨化和水源的保護,都有不可忽視的功用。甚至護生不只限於動物與植物,大自山河大地,小至日常生活的用品,無一不是我們愛護的對象。


惜 福,珍惜每個來自不易的食物


愛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現代社會,物質豐裕,許多人已習慣奢侈浪費,飲食日用無節制,或任意糟蹋丟棄,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時時提醒自己要勤儉惜福。佛門中,一切日常所需都是檀越所供養。《僧祇律》說:“皆是信心檀越減損口腹,為求福故,佈施我等,所謂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無修行,粒米難消。”因此,古來祖師大德總是提醒弟子,應當心存感恩與惜福的心


有道是“隻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謹,福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滴水如金,絲縷似銀。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是來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乃至金錢、時間、感情,都要愛惜。生活中能減少一點浪費,減少過度消耗,就是

愛惜自己的福報

在這天,大家可以為死去的小動物誦讀或者抄寫《地藏經》,為他們超度做迴向,如果家中有抄寫端正的經書不知道怎麼處理,請不要隨意丟棄,可以寄到寺廟中來供奉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