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行業數字化,有望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成本降低30%!

對所有油氣企業來說,2020年這場低油價寒冬比想象的還要更加冷酷。面對如此狂暴的市場海嘯,油氣企業已不能再默默指望油價復甦,而是迅速行動。削減資本支出、節省運營成本是各油氣企業要實現的首要目標。通往首要目標的最佳途徑,在筆者看來,無疑是全面實現數字化。


跟隨石化產業觀察(V.X號:SHCYGC)一起來看看吧。

油氣行業數字化,有望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成本降低30%!

對所有油氣企業來說,2020年這場低油價寒冬比想象的還要更加冷酷。

面對如此狂暴的市場海嘯,油氣企業已不能再默默指望油價復甦,而是迅速行動。截至目前,包括道達爾、殼牌、中石化、中海油等在內的國內外大型油氣企業,紛紛公佈了自己的應急舉措。

其中,削減資本支出、節省運營成本是各油氣企業要實現的首要目標。而筆者認為,通往首要目標的最佳途徑無疑是全面實現數字化。

油氣行業數字化有望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

油氣行業數字化,有望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成本降低30%!

數字化是通過將油氣行業複雜流程簡單化、自動化實現降本增效的。管理層可給操作人員配備移動通信網絡、沿供應鏈部署工業物聯網和視頻監控技術,為建立企業內部網絡、實現自動化生產、在整個網絡中收集並共享信息奠定基礎。

在實際操作中,應用數字化能夠通過更低成本實現更智能的運營。例如將鑽井等高成本、重複性活動自動化,有助於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將多處油井通過傳感器連接在一起,減少巡檢維護成本的同時提高響應速度;實時監控還有助於減少管道損傷與油氣盜竊事件。而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在實際中應用,更能夠通過減少員工數量,特別是遠程操作員和危險場所員工數量從而降低成本。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預計無人機和自主機器人將使油氣企業維護成本和員工成本降低20%以上。而數字化在管理層的應用更是提高投資運營靈活性的法寶,尤其是在面對劇烈動盪的市場環境時。採用雲技術是簡化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一步。雲技術能夠打破業務孤島,部署高成本效益的供應鏈監控和控制,促進數字生態系統以實現協同創新,從而提高業務靈活性創造更多價值。

例如,通過鑽機、智能管道和零售加油站每天生成太字節量級數據,可用來優化生產和運營,還有助於促進實時決策流程——從選擇鑽探地點、促進油井完工,到採用何種機械採油設備以提升產量,等等。

有分析機構指出,數字化戰略有望在2016年至2025年間為整個油氣行業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同時將成本降低20%~30%。據悉,去年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得克薩斯州二疊紀盆地的頁岩開發中就使用了微軟雲、微軟人工智能等服務,希望提高鑽探效率、合理部署員工,並防止甲烷洩漏。

而需注意的是,數字化並非與傳統行業絕緣。早在50多年前,數字化技術就應用於地震勘探等領域。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油田數字化浪潮席捲了業內大多數企業。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新一波數字化浪潮的衝擊中,油氣企業似乎掉隊了。據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英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調研顯示,油氣行業數字化程度排在全球第14位,行業參與數字化生態比例僅為40%,低於各行業49%的平均水平。

具體到中國的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也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一是對數字化轉型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到位,企業內各板塊、各部門間信息化發展水平不均衡;

二是數字技術與業務融合程度不夠,與國際領先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三是數據標準不統一、數據共享難度大,數據價值未能充分挖掘;

四是網絡安全形勢嚴峻,整體防護能力有待加強;

五是現有的管理體系和組織隊伍還未能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高要求。

推動數字化轉型三方面建設企業數字化領導力

油氣行業數字化,有望帶來1.58萬億美元新增價值,成本降低30%!

毫無疑問,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改造業務,而是融合創新,把傳統業務與新型數字技術結合成新的業務流程、發展模式和經濟增長點。這就需要培養一種將業務、技術、體制、機制與思想融合的新理念。過去國內油氣企業擅長的是讓信息技術服務於業務,未來則是要建設企業的數字化領導力。而在筆者看來,這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一是以重點項目為抓手,統籌推進數字化轉型。首先要制定數字化戰略,明晰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定位、目標、規劃和路徑,密切關注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緊密跟蹤油氣行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和方向,結合企業發展的需求,系統性、前瞻性地做好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

其次是以數字化戰略為引領,圍繞核心業務,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數字化重點項目,確保規劃落地;建立自上而下的大平臺、大系統,加強信息系統的集成共享,實現降本增效和管理提升。

最後是以價值為導向,加大信息系統深化應用力度,推動信息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創新,充分利用和維護好現有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加強對信息系統應用成效的總結。

二是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加快建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隨著企業數字化成熟度的提高,保障企業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的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這就要求企業一是建立健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層層落實網絡安全責任,提升全員網絡安全防護意識;

二是認真落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持續完善防護手段和措施,不斷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災備恢復能力;

三是加快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態勢感知能力,加強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應急處置演練,增強網絡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定期開展網絡安全檢查工作,著重加強境外數據中心、網絡通道、出國人員電子設備和數據信息的安全管理,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五是把握社會經濟發展和信息網絡的新變化、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各單位之間以及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工作聯動機制,密切協作,加強共享,做好有效應對各類網絡安全事件的準備。

三是培養人才隊伍。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複雜性的過程,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主動地投身、擁抱和引領這場變革。應加快數字化轉型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特別要重視兼具生產業務能力與數字化技術複合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重視和抓好員工的數字化技術和能力的再培訓工作,加強與領先信息技術公司的對標、交流和戰略合作,始終保持緊跟國際先進水平,保證自身信息技術領域的優勢。

.......................................................

本文系石化產業觀察獨家發佈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產業觀察》雜誌,作者:王同良,作者單位為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化部

圖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